同一件事,不同的心态去做,效果和对个人的意义也完全不同。
今天,公司又在催促报送二季度的OKR计划表,这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推的一套工具。由于自己对OKR有一定认识,个人认为公司在这上面的很多做法,并不符合OKR精神,而更多是些形式主义,内心对这些做法是有一定抵触的。
抱着这种心态,准备对这个要求尽快写一个报上去,应付了事,于是赶快行动。
做了一会,感觉这样即使很快做完,也很没有意义。于是停下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首先,对做这件事的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公司推行OKR工具,是个别部门可能为了自身原因而做的一项工作,对OKR的核心精神与实施要点的理解,可能也并不到位,甚至还自作聪明地做了很多“适应性”改造。
于是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与OKR的思想就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对于这种做法,我可以选择抵触而应付了事,但是,我也可以选择按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将其他不好的地方应付过去就行了。
其次,对这个事情的目标进行重新认识。公司推动这个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大家对工作有思考,并且使这个思考是对公司目标有支持的强相关性,同时指导各团队的行动。那么,我做这个事也应该回到这个最根本的目的上来。
这样,我做这件事的目标也就变了,由原来的完成上交这个季度表,变成了对工作的重新审视、思考、计划,完成表格只是一个副产品了。
有了这个调整,做这件事的心理状态和方法,和之前就有了很大变化,事情本身也变得更有意义。
两种做法的根源,不在于事情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在于对待事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区别在于,后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意味着意义感。对事物从最初的目标进行思考,找到事物的意义与价值所在,特别是对个人和团队成长的意义,而不是只看到事物表面。
积极的心态意味着积极的处理方式。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上,将事物本身的价值与个人和团队成长的相关方面进行嫁接,使处理事物的过程,成为个人与团队成长的一部分。
正如在“成长思维+闲聊也可以助成长”一文讲到的,一个人如果有了成长的心,那么就可以实现“成长思维+”,可以“+”看到的、听到的、聊到的、遇到的、读到的、想到的……万事万物皆可加。
迅速的行动让你做得更快,但积极的心态才让你做得更好。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