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的朋友:
我们都希望
自己永远乐观永远积极向上
但是有的时候想要摆脱负面情绪
却那么难
不怕,今天就来教大家一招
其实,
乐观也是可以练习的。
我最最亲爱的朋友们,
希望此篇文章能够让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本文为《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后感,其中摘取部分原文内容。
1.关于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是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2.关于本书
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会悲观,是因为他们具有习得性无助的经历。就像习得性无助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习的,只要你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这本书告诉你,怎样习得乐观。
1.悲观源自于习得性无助
前言:乐观的人在遇到坏事时,会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原因,这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者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而悲观的人相信遇见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些坏事会毁掉他的一生,影响会持续很久。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无助感,就是不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命运的一种感觉。
案例:在做本人的本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大学里每次写这一串专业名字的时候都有一种想要切腹自尽的冲动)毕业设计的时候,我们这些机械专业的精神叛徒脑子一团浆糊,幸好我有大神相助,要不然以我的脾气,现在还有人躺在医院里。
而我亲眼看着我的亲舍友绞尽脑汁用尽浑身解数,最后伤痕累累的励志故事的上演。刚开始是眼前一抹黑啥都不会,找大神求助之后找到一点思路,自己勤勤恳恳,在外实习还每天早起,以蜗牛般的速度开始写说明书,不过也算是开始有了一丝进展。挣扎了一个多礼拜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已欠费,而现在再开始充电显然已经赶不上毕业的速度。之后开始四处求助拜访各方大神,东拼西凑之后发现自己挖的坑太大了,费劲巴拉的搞的那点土连坑底都盖不住。我就眼看着她从起初兴致勃勃的鼓足勇气要克服机械这块臭石头,最后被石头熏蒙圈了元气大伤,至今提起机械二字不禁要打个寒颤。
你如果告诉我,骑行到西藏就能毕业,我可以查路线买装备规划行程,大不了累点困点但是我有方法可循。你如果告诉我,你飞到西经34度南纬113度方位高空一万米的地方停下来,然后通知我过去检查。我分分钟就想把你绑在一大捆窜天猴上,让它带你提前去参观一下。
总结:人们只有在觉得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才会产生放弃的念头,相反,在人们觉得他对一件事有控制力的时候,他是不会放弃的。习得性无助的经验,造成了一个人悲观的思维方式。
2.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前言: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会散播习得性无助。你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案例:我在参加不是很熟悉的群体活动或者聚餐的时候,总是不怎么爱说话。后来就有很多人劝我说,应该尝试着去融入去和别人聊聊天。我也逼迫着自己每次多说几句话,多认识几个人。但是后来有一次,因为自己说的一句话导致全场气氛有些尴尬,还是好朋友救场才让我忍住了没有捂脸离开。
散场之后,我就在想,我真是太没用了,别人一定觉得我就像一个傻子一样,气氛尴尬也不知道怎么救场,我之前逼着自己做出的尝试和突破全都作废了,以后这种场合我还不如直接闭嘴好好待着。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在场有好几个我不认识的人,我就会静静的待在角落里,尽量的躲避在场每个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全程不需要我和任何人说一句话。如果期间突然有人叫我,我会瞬间全身紧绷,几句话就赶紧结束这场对话。
案例解析:我因为一句话的失误而全盘的否定了自己,觉得之前做的努力永远失效了,这个是永久性的解释;我觉得自己总是做不好,而且任何事都是徒劳无功,这个是普遍性的解释;而且我把失控归因为自己太软弱,这就是个人化的解释。
总结:悲观的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悲观的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会永远影响他们的生活,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使得无助感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打击面百分之百。他们总是怪罪自己,把不是自己的过失看作是自己的错。而乐观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坏事都是暂时的,是特定的原因造成的,这就限制了无助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而把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等这些永久性因素。
3.乐观是可以学会的
前言:就像无助感可能是习得的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
案例:参加工作之后,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气氛很轻松,没有人逼着我发言,还时不时的互相称赞几句。我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那么招人讨厌,我开始开口说一句两句三句,一步一步的走出自己的圈子。
案例解析:当人们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对事情的积极发展是有效的,无助就被治愈了,而且这个治疗百分百有效,永久有效。
总结:认知疗法可以创造出乐观的解释风格,这个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并且一旦学会了就会一直跟着你。
4.ABCDE 疗法
前言: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Consequence,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 D,Disputation,反驳; E,Energization,激发。
@识别 ABC
你首先要识别出自己的 ABC模式,也就是识别出不好的事跟你的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自我剖析:在上面举过的我自己的例子中:A是我说错了一句话,让聚餐气氛变得尴尬,这个是件不好的事;C 是我破罐破摔,放弃了走出自我的尝试,然后活动中不再和别人交流,这个就是后果;B 是我对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软弱,觉得之前做的尝试都给毁了,并且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之所以当 A 发生后,我会做出 C 的行为,是因为我的解释风格,也就是 B ,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是悲观者。
要识别出自己的 ABC 模式,你就要注意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经历时,你对自己说的话,你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找出你日常生活中的这些 ABC 都是怎么运作的。
@反驳
反驳的含义是指反对自己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辩论。当你跟自己反驳的时候,你要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找证据,看看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在哪里。
自我剖析:我认为自己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了,其实可以想一下当时在场的人,我会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熟络的朋友。而且根本没有人多在意这件事情,过后很快就忘了,其实没多大关系。再比如,我认为自己软弱无能,其实我可以回忆下,我已经长时间努力做到突破自己了,这证明我还算坚强,并不是意志薄弱的人。事实上,好几个人都说过我比以前开朗了。
当你像侦探一样为自己的想法寻找证据的时候,搜集一下所有可能的原因,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然后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的、特定的、非个人化的原因上。你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这种杀伤力很强的习惯思维,训练自己寻找各种可能性。
@激发
激发是反驳所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激发这一步能够让你检验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后,是不是带来了行为的改变,或者说,它能让你找到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经过了反驳这个步骤,证明你所持的消极看法是对的,你应该采取的是“非灾难”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事实虽然很糟糕,但不代表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会给你带来灾难。
自我剖析:就算我把场子搞冷了,这不代表我应该就此放弃,自我封闭。我应该问问自己,消极的想法对自己有用吗?有的时候,阻止这些想法的破坏性比这些想法是否符合事实更重要。认为自己天生不会说话就会让我放弃尝试,引起更多的消极情绪。
所以,你应该干脆不去管这些想法是否正确,直接反驳它,或者干脆不理它继续过日子。
致朋友:学会乐观,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