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最早用的一个镜头是百微,拍的最多的也是微距,后来入了观鸟的坑,升级设备和镜头。再次出门,似乎觉得拍微距没什么好拍了。
直到细致的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微距的摄影,甚至是对摄影的理解,还没有入门。
二
这本书很简单,也很不简单。就是三部分:光影相催,几何秩序,动静皆宜。实际上也是摄影的三个最核心的要素:光影,构图,一瞬,各个部分里面通过非常精美绝伦,非常独特的视角去诠释他眼中的自然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
我更喜欢读那些图片背后的文字,讲述了图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读完之后,才发现所有的图片都是承载了作者很深刻的想法。
自然摄影不是你被自然牵着走,而是你在自然里去寻找到你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载体,用拍照的行为展示出来。
这本书就是他17年来的观察记录,也是他17年来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故事。
三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寻找新的风景,而是拥有“新”眼睛。决定拍摄的,永远不是相机,而是相机背后的那个脑袋。脑袋里你的经历,你的情感,你的思想都可以通过这些来表达。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摄影也如是。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决定了摄影的水平。所以,对于我来说,自然摄影需要读书,需要学习,需要多拍,需要交流,才能有所进步。
四
一张好的照片需要有好的运气,这份运气来源于持续不断的自然观察和自然摄影的积累,知道了这些动物的生长环境,活动范围,觅食规律等等,然后选择一个地方蹲点守候,最后就是等待,等待动物的出现,等待光线的适合等。
这份对于自然的热爱,也是一种习惯,如同吃饭睡觉一般,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回归自我的一种仪式。在自然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回到自己的原始状态,回归自己的初心。
这个是所有做自然摄影人的状态,想起来徐仁修老师为了拍玉山上的花,去了好几年,才拍到了自己满意的一张。
五
想起之前读过的那本书,攀千山不如知一山,用攀千山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索和学习,或许你也会找到自己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