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由于我舍友身体不舒服,我陪她去了一趟导员办公室准备开假条。在这同时,导员和我们聊起了自己的学习状态,说他在学习上,看不出来我们的进步,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然后又回到了假条上,开启了说道模式,怎么现在的大学生素质这么差,动不动就是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没事得多去操场跑几圈。舍友回:我大一一年都在跑步,就是没效果啊,我朋友跑了两个月瘦了四斤,而我跑了四个月就瘦了一斤。
他问了她一句,你跑步就只是为了减肥吗?
舍友懵逼了。
别人学英语,你也学英语,每天看两集美剧背五十个单词,可跟你一起学的人已经能操着流利的口语跟外国的同学开会,你却除了教科书上的对话,一句也不会说。
别人去健身房,你也开始跑步,每天雷打不动地跑五千米,可跟你同时开始的人已经练出了漂亮的马甲线,你却还摸着小肚腩感慨:我就是易胖体质。
别人考证,你也跟着考,每天给自己定下了学习一小时的目标,可别人已经通过了考试华丽跳槽薪资翻三番,你看完了第二本却早已忘了第一本的内容,只好尴尬自嘲,人老了,记忆力也下降了。
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只是明明也付出了不少,用逛街的时间来学习,用追剧的时间去健身,明明已经把自己搞的很累了,却并没有达成预想中的效果。
你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这一切归咎于天赋和自己的懒。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大多数都在向别人看齐,看到了别人的成就,然后开始复制粘贴学习模式,效果的不理想把它归咎于人的不同,殊不知,我们从一开始的为自己设计的目标都是有误差的,所以你也选择了错误的努力方向。
比如,你学习英语,如果想要考过四六级,那你就多记大量的单词和阅读理解,但是你想要一口流利的英语,那就应该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听力和口语上。
不是因为你的努力没效果,只是你没有清晰的努力方向。
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什么驱动了你,你的兴趣,还是原本这件事能带给你什么好处,亦或是我看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也想着要做,不然我跟不上他们步伐,便会显得不合群,这样的思想其实对自己是最危险的,盲目的从众努力,除非是本身学习能力很好,一个不小心便会出现翻船现象。
我记得大一很多同学报了计算机二级培训课程,大一时间充裕,舍友都一起报了名,除了我,我觉得自己对电脑操作基础知识都没摸透,然后准备大二开始报名。一年过去了,她们之中没一个人考上了的,问其理由,说计算机二级太难了,听课到后期跟不上节奏,索性破罐子破摔上课玩起了手机。
我认为,并不是计算机二级太难了,而是她们从一开始对自身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跟风报名,不知道这个课程的难易程度适不适合自己,于是扎进去便出不来了。
正确的努力姿态是,确认了目标之后,先规划出最合适的目标且与能力最匹配的路径,用结果来衡量努力是否合适,而不是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做**”就脑子一热跟着也去做。
所以,你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为什么比别人差了吗。不要用自己笨拙的努力来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