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至今约摸半月,除去会友和面试,大部分时间都在刷手机,也没刷出朵什么花来,就是手止不住地滑动,这种状态是前面12个月没怎么经历过的,但可想而知,再这样下去人的就废了。
即使不接受考研调剂,今年还是有很多事可做的,是时候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了。走过那么多坎之后发现,唯有核心技能可让人安身立命。而让自己放弃玩乐去钻研于此,是跟“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天性相悖的,还未开始就已经拒绝进入状态了。我得做好心理预设,走出这个颓丧的圈子。
首先,我今年列举了12件想做的事,继续考研啦、好好教书啦、写小说并剪辑出来啦、文笔精练优美化啦.......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着了,先是最重要的三件事:考研教书写小说。
(1)在职考研的话,时间是很紧张的,所以复习的状态要一路保持,那么现在开始,明天坚持1.5小时的看书吧,就计时器3个25分钟,“哗”地一下就过了。
(2)教书是工作,工作时间内要尽可能地把任务完成,教书能力我不担心,担心的是不能日有所进。所以要设一个教学总结记录本,去总结每日得失;另外,定一个任务,每日必观摩名师的教学视频,25分钟(1个计量单位)。这样,有总结有学习,对教学定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通过考研,学识和学历更上一层楼,但教书是我更远的职业规划,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起码是对学生有意义的。
(3)而小说,已经20多万字了,若不能给故事主人公一个结局,我会十分怄气的。然而此刻脑海有情节却不知如何表达——太久没写过生疏了,得大量刷书积累情节和灵感。至少1~2小时。
所以现在到开学还剩1个月(除去过年,以20天算),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1)3小时(工作后改为1.5小时)的考研复习,趁寒假要抓紧,具体任务每天规划;
(2)2.5小时阅读。2个25分钟的看书:《红楼梦》《聊斋志异》是我的灵感之源,可以各看25分钟。再花3个25分钟小时看别的书,看精彩卖座的小说是怎么写的。
(3)3小时小说写作,力争每天2000字更新。我发现,只要不逃避写作、不抱怨难写,潜心创作,逼着自己去写,我是可以按质按量完成这个任务的。
(4)一小时的名师授课视频并作笔记,君子未得其时则思修其身,多揣摩名师授课方式对教学是绝无坏处的。
那么每天时间约摸3+2.5+3+1≈10小时,若有剩余就去听学姐的文学课程(1个25分钟也很好),纵不考研对拓展文学常识也是很有帮助的。考研备考我能做到一天13小时的学习,现在10~11小时应该是可以的。只要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打开手机,早上不刷手机,启动这个机制,我就能按部就班去完成任务。
其余时间要跟爸妈弟弟交流、做家务,还有想看的纪录片:1、《河西走廊》10集2、《超级工程》3、《地球脉动》《生命》4、《宇宙的构造》5、《地平线:人格的真相》6、《大数据时代》7、《无节制消费的元凶》8、《万物与虚无》9、《积极心理学》10、《急诊室故事》第一季和第二季
只要每天第一件事不是打开手机、早上远离手机,我应该至少能完成六成的,我不想变成被手机裹挟的草包,我想成为独立思考的人,所以明天第一件事,就从写每日计划、看25分钟《聊斋志异》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