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赵匡胤从无名小卒崛起为开国皇帝的经历。
这段故事,听起来十分过瘾。
但其中并没有多少新东西。
它基本上是按照当时标准的“篡国指南”,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只不过,郭威和柴荣去世的都很早,这让赵匡胤夺权的速度骤然加快了。
本质上,称帝之初的赵匡胤,就是一个年轻版的郭威,宋也只是改头换面的后周。
它的疆域面积刚满105万平方公里,往南过不了长江,往北到不了太原,人口还不到1300万,毫无中兴的气象。
另外,五代不仅有“篡国指南”,还有“亡国流程”。
新朝初创,都会大封功臣。
得到封赏的节度使,往往志得意满,开始对皇权产生轻慢。
没有加官进爵的,更是怀恨在心,密谋发动兵变。
等到开国皇帝去世,蓄力多年的节度使们,就会兴兵作乱,一通混战,直至产生新王朝和新君主。
如果赵匡胤只是一个头脑简单、随波逐流的武夫,那宋极有可能走上这条老路。
今天的历史也许就不会有“五代”这个说法,而是叫“六代”,加上一个同样短命的“后宋”。
赵匡胤成功避过了这个“坑”。
登基刚满一年半,赵匡胤就召见几位最资深的禁军将领,削去他们的统兵权,让他们离开首都开封,出镇外藩。
成语“杯酒释兵权”,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那禁军将领们,为什么会乖乖接受,没有生出异心呢?
主要有两项理由。
首先,被削去兵权的将领,基本都是当初的“义社十兄弟”成员,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在其中。
这些将领在后周时代,地位不算高,完全是因为“从龙之功”,才获得拔擢。
他们身边,还没来得及聚拢谋士、家将,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个人集团。
赵匡胤看准这个时机,把他们逐出禁军,但保留每个人的官衔、俸禄,并继续和他们维持亲密的个人关系。
这样一来,大将们的地位和收入没有受到影响,怨气不算太重。
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子孙就可以永享富贵。
这比造反失败,身死族灭,风险可是小太多了。
另外,“杯酒释兵权”,并不是让把兄弟们回家养老,什么都不干。
赵匡胤只是剥夺了他们对中央禁军的控制权,但依然封他们为节度使,让他们执掌地方藩镇。
这些大将对自己的新治所,并不熟悉,对当地军队的控制力也很弱。
赵匡胤一等他们上任,就频繁发动局部战争,让这些将领带着陌生的部队去参战。
过了几年,又让他们互相轮换,避免统帅和军队的关系固化。
宋朝后期有个说法,叫做“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它的源头就在这儿。
对那些根基深厚,心怀叵测的前朝老将,比如前面提到的李重进,赵匡胤采取了坚决诛灭的态度。
但老部下里出镇外藩的,只要能立军功,依然受到重用。
这样一来,节度使就成了皇帝的工具,而不是威胁,“篡国指南”也就渐渐失效了。
从“杯酒释兵权”,又引出了宋太祖的第二项制度安排,叫做“强干弱枝”。
前面提到,五代后期,政权更迭往往被中央禁军操控。
禁军的指挥权,掌握在殿前司和侍卫司手中;
人事安排,则由枢密院负责。
殿前司、侍卫司和枢密院的负责人,都是武将,有时一个人还兼任多项职务,权力非常集中,这就给大将谋朝篡位创造了机会。
有鉴于此,宋太祖在登基后,先是拆分了殿前司和侍卫司,把两司变为三司,接着又用文官出掌枢密院。
三司有统帅权,但没有发兵权,最高指挥官经常更换。
枢密院有发兵权,但不负责战时指挥和日常训练,彼此形成制衡,降低了威胁。
中央的问题是解决了,地方上的节度使怎么办呢?
宋太祖的做法,是改变禁军的性质,把它从护卫京师的小股部队,变成武装力量的基干。
赵匡胤要求各州挑选精壮男子,送到开封充当禁军。
这支禁军,平时就有20万人,一半驻守京城,另一半在各地轮流值守。
节度使自己掌握的部队,改称“厢军”,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无法与禁军抗衡。
收走节度使的兵源之后,宋太祖还用知州分散他们的行政权力,用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权。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昔日大权独揽的节度使,渐渐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礼节性职务。
五代乱世最重要的一项官职,被宋太祖彻底“拿捏”住了。
光是降伏军队,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