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日更挑战上千天,原创千字文两千篇吧。我是姜稻香,齐帆齐微课特训营跟你如约相见,风里雨里等着你,不见不散哦!】
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惹人怜爱的鲜花是很多的,但我对秋菊却情有独钟。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秋菊,不仅因为她有姚黄魏紫的风姿,还因为她傲霜凌秋的精神,很能鼓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满怀希望,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昨天我读一位革命先辈的一首诗,备受鼓舞。他是这样吟哦的: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这首诗的意思是:秋菊傲霜凌秋的本性,决定着北风和寒霜即便重重地袭击着她,也不能阻挡她怒绽开朵朵芳香四溢和鲜艳夺目的菊花。她是极能耐寒受得住苦难生活磨砺的,哪怕北风凛冽和繁霜夜降,也不能让她卑躬屈膝。
秋菊跟腊梅和劲松一样,都能凌寒喷吐出蓬勃生机,因此,她跟腊梅和劲松一起,常常被人称为岁寒三友。
看着秋菊的婀娜多姿,看她在风霜中傲娇的倩影,我想起有很多人也跟秋菊一样啊,他们不畏风霜的重重袭击,逆向崛起。
譬如那个揭竿而起的黄巢,他在带领着苦难兄弟起事后,就吟哦出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多有气势,决不是那些软绵绵的靡靡之音所能与之相互媲美的。
你看,李清照的千古传诵佳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词句的意思是,不要说清秋不会令人黯然神伤,西风把窗帘都卷起来了,让人清晰地看见房间里的佳人比黄花还要消瘦。
其实李清照写的就是对菊神伤,思念离别很久又在远方的丈夫,整首词笼罩着一股离愁别绪,很有那种闺中怨妇的情调。
词句虽工整优美,但是并不能跟黄巢的诗相提并论,更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也是婉约派大诗词家李清照,不能胜过一介赳赳武夫黄巢的原因之一。
你看黄巢一开口就直接说,等到秋天九月初八那一天,在肃杀的砭人肌骨的西风袭来和繁霜夜降时,百花都凋谢了,好似好萧瑟,但那秋菊却全然不惧,她还凌寒傲霜怒绽开放,虽历经风霜磨砺依然不会凋谢。这是跟梅花和劲松一样,别具风标啊,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而李清照呢,她面对菊枝虽纤长菊花虽瘦细的菊花,她想到秋菊却能斗风傲霜地绽放,她却思念丈夫,离愁别绪一时难以排遣,不禁自感弗如远甚,因此她才说“人比黄花瘦”。同样的秋菊没能让她感到朝气蓬勃,生机勃勃,反而让她感到凄凄惨惨戚戚,令人十分伤感和心疼。
俗话说得好啊,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可以说是说到点子上了。但读李清照的词,你不郁闷得成抑郁症病人,就说不错了。你读她的词,不由自主地就会沉浸到她那种无涯凄凉悲秋的氛围中,你怎么笑得出来。
你读黄巢的诗就不一样了。你看他写得何等霸气侧漏:“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写秋天的金菊抗寒斗霜,傲然怒放,阵阵冲天的馨香郁馥染透了长安。他的农民军队伍就像金菊开遍全城一样,他们身披黄金甲,满城都是他们傲视百花的威武形象。
因此,“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为吟咏秋菊的佳句,一直传诵到今天。黄巢的这首朴素且充满激情的诗,说是秋菊的一支颂歌,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夸张的。
齐帆齐微课第6期第(3)篇,计1213字,累计2672字。(打卡主题:秋天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