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一个事情入迷,结束之后觉得收获满满,那这就是值得你捍卫的爱好。”
国庆节的聚会,二大对我说了这句话,皮皮在旁边也表示赞同。
我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经常一段时间就关注某个领域,然后特别深入,热度过后就会很空虚,和沉迷手游的状态很像。
空虚会伴着负罪感,而这种负罪感来自一个观念——有用。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事,看“有用”的书,我也曾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于是乎,中学时觉得“谈恋爱”是没用的,就刻意和女同学保持距离,大学时觉得“拍视频”是没用的,就对各种微电影的活动敬而远之,去看所谓“有用”的书。
然而,那些书的内容没记下多少,因为对大学生活的记忆,很多都是那些欢乐的、看似无聊的瞬间。
其中,包括看那些有表演天赋的同学,上课接话、模仿身边的人,或者和你聊天时,脑洞清奇,总能让你捧腹不止。
再比如,一位老师上课时,突然看着窗外说,天气这么好,我们到外面上吧,然后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这些人,做看似“无用”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无处不散发着自己的魅力。脱口秀,也正是这样的存在,相比起娱乐、讽刺、价值观,我更看重的是它的陪伴价值。
似乎有脱口秀的时光中,生活会温柔很多。
记得开始关注脱口秀,是刚毕业在北京漂泊的时候。
那时候虽然是社交活跃分子,和三教九流都能打上交道、侃侃而谈,但每次喧闹过后,我其实挺害怕独自回到住的地方,直面孤独。
当时是合租,另外有2家,1家是凌晨会起来做饭的夫妻,另1家是一个早出晚归的大姐。因为房子隔音差,上厕所的路上会听到她在放《80后脱口秀》。
而能靠听就分辨出这个栏目,是因为大学时候下铺的磊哥经常看。我也是那个时候,懵懵懂懂有了脱口秀的概念。
后来我也开始看起了脱口秀,总觉得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一打开就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安全感。同样,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放着脱口秀似乎就会很享受这一餐。
就这样,从《今晚80后脱口秀》,到第一季的《吐槽大会》,让你第一季的《脱口秀大会》,我开始认识并熟悉了很多脱口秀演员。比如,今天决赛现场的庞博,就是从第一季开始的。我还记得他初出茅庐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有一次灵感全无去动物园写了一个深沉的段子,看着他光芒慢慢暗淡,然后,又重新亮了起来。
当时还有他的交大校友史炎,有梁海源,有思文,还有巅峰期的Rock。同样我也记得,在有一季脱口秀大会的决赛上,思文用尽全力讲了一个和狗狗有关的段子,现场反应平平,我却在内心为她鼓掌。
还有坚韧不拔的建国,他的韧性真的让他走得很远。我看了很多幕后故事,看到他在多个方向的尝试、突破,也看到他持续不断的努力,看到他的真诚,也看到很多网友对他的非议,说只有李诞成为了蛋总,而他还是那个员工。
而我觉得,事情不能这么看,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任何人内心的满足感。
脱口秀,看起来就是讲几个笑话,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
正如之前回看李宗盛的广告,提到的那句“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现在当下,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坚持,意味着什么,只有过了几年,种子才会发芽,并长出果实。
看似“无用”,实际上,如果你是老观众,一定会被其中成长的力量所震撼——
几年前的庞博,或许不知道自己在低谷后,还会有爆发;几年前的杨笠,只是吐槽大会的一个迷妹;几年前的呼兰,还对着键盘敲打……甚至是几年前的李诞,他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公司,竟然一次次走到风口浪尖,却又能在风浪中载着更多人前行。
这明面上,是用节目知名度换取了更多的关注、赞助、支持,实际上,节目在帮助脱口秀演员的同时,也真切帮助和鼓励到了像我一样,对生活还留着一点理想主义的人。
因为也曾从事文字工作,也给客户写过段子,也受到过客户“这个不好笑”的质疑,所以,我理解他们写稿时的痛苦和挣扎,但更享受完成作品时,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看起来反应平平的脱口秀结束后,演员自己心满意足的样子。
而同时,我也从技术层面开始去深入了解脱口秀,看很多国外的成熟演员表演,买了《手把手教你说脱口秀》之类的教材,去了解原理。
但都看了以后发现,和做文案类似的一点在于,学再多方法论,和实际呈现还是有十万八千里。其中,差的不仅有所谓天赋,也有内功。
呼兰在纪录片中提到过,其实很多时候写段子就是想到就写了——有些方法其实是倒推然后合理化的,这个才是真相。真正让表演丰满的,是对生活“洞察”,是细节,是共情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内功。而内功从哪里来?从一次次尝试和总结中,从一次次挣扎和对自我的挑战突破中来。
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文案提升最快的日子,就是那种天没亮开始写,写到天慢慢擦黑,然后去附近便利店买一罐汽水奖励自己的日子。内心也只有一个想法:先写好手上稿子再说。
而这些积累,也让我能把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虽然我没有在演脱口秀,但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鼓励更多人,让大家相信信念和坚持的力量。
如同今天的脱口秀,一切其实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