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培育立·达书院
幸福培育立·达书院是一个基于学校、服务幸福培育立·达少年成长的公益性社团组织。一个以家庭为基本构成的学习成长共同体,旨在共同致力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地,专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自主深入传习、实践。
书院宗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书院学制:
1、书院采用导师推荐制,由学校班主任作为导师推荐入院。
推荐标准:A、品学兼优(情感、礼仪、诚信、感恩、责任、理想)
B、家庭支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服务于孩子成长)
2、书院以自主学习、交流分享、实践研学、名家导引为主要学习形式。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讲习+微沙龙的学习方式。
3、退出机制:书院采用班主任负责制。书院聘请优秀导师作为书院班主任,班主任有权对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力不够的家庭予以劝退、清退。
书院为自发自愿的学习成长共同体,家长主动退群,视为退出书院。
4、未尽事宜:书院以家庭为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公益性学习成长共同体。关于书院管理的其他事宜,将由共同体成员共同商榷形成,公示后的书院章程,敬请书院成员自觉遵守。
(一)
幸福培育立·达书院答问录001:到哪来去寻“道”
“道”是什么?“道”在哪里?
我们看过许多的鸡汤,“道不在天,就在人间”,“道不在远方,就在脚下”。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只有韩愈说得最靠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句话反过来讲也是成立的——“师之所存,道之所存”。
在你看得见师者的地方,便是“道”的所在。又或者当你觉见到有可以师法、学习、追随的善好,便一定有师者的存在。一句话,学习者准备好了,老师无处不在!你心目中认可的“老师”,定然有值得你潜心学习、实践的地方。
孟子为弟子讲舜的故事,舜居住在山野岩穴时,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同样与虎豹豺狼为伍,同样茹毛饮血。只是他不能见到一点他人的善好之处,一旦为他所见道,学习那点善好的心便如决堤之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一定要实践那点善好,直至那点善好惠及到每一个人为止。
舜所见到的他人身上的那点善好就叫“道”,那些为舜所师法又没留下姓名的人就叫“老师”。舜作为“学生”准备好了,老师便无处不在。每一个身上有一点善好的人,都值得舜师法,学习、实践、放大,舜所师法的他人身上的那点善好就是他心目中的“道”。
“道”不可说,可说的话,就是一条可以走得通、走得好的路而已。问题是看过、听过再多的道理,也未必能过好这一生。
“道”可以行——“惠州不在天上,行则至耳”。你走得通、走得好的那条路不是“道”,一路上激励、点醒、滋养、启发你最终走通、走好的善好才是。而这些,无不源于你自己的准备——以虔敬的心去“求道”,坚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老师不是那个富甲天下的人,也不是那个手眼通天的人,甚至也不是那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不是你所可以用世俗、功利之心定义的任何一种人。他只是你内心觉见到的身怀善好的普通人,只是因为你自己的觉见,让他身上的那点善好成为照亮你前行之路的光明——“道”,这样的人或者事物就是你的“老师”。
孔子讲:“修己以敬”,唯有心中生出这份敬意,你才能看到“老师”,看到照亮你前行之路的“道”——“老师”身上的那点善好。而当你真的满怀敬意时,“老师”和“道”才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两千多年后,章学诚讲“学于圣人,斯为贤人;学于贤人,斯为君子;学于众人,斯为圣人”。真正有幸的人能够遇到圣人,以圣人为师,但这份幸运不会属于每一个人。真正有心的人学于众人,以虔敬之心,虚怀若谷的气度,吸纳身边每一个人身上的善好,纯粹自己的内心,从而成为与圣人遥相呼应的后来人。
幸福培育立·达书院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生,都有觉见、学习、放大他人身上善好的心。幸福培育立·达书院的每一个人又都是老师,每个人都在“修己以敬”中天然地有了这样、那样值得他人师法和学习的善好。
或许,这才是幸福培育立·达书院“立己、立人,立民族魂;达己、达人、达中国梦”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