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湖,位于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与鸣鹤古镇相邻,这是一条适合休闲旅游的风景线。
杜湖,湖域面积4.63平方公里,是慈溪市的第一大湖,位于下洋山的水库大坝,将杜湖分为里杜湖和外杜湖。
外湖在外,湖域较大,烟波浩渺,粗犷雄浑。
里杜湖在内,地处五磊山和栲栳山两山夹峙之间,风景更胜,中涵绿水,岚影波光,风姿绰约,近水远山皆有情。
里杜湖有沿湖公路,可以绕湖一圈。
杜湖,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年了。
杜湖古时称为杜若湖,相传湖畔长满了一种叫杜若的香草,因为称为杜若湖。
2000年,慈溪市观海卫镇的解家、洪家、西埠头和岭下王家,合并成为杜岙村。
杜岙的村民并不姓杜,而是因杜湖而名。
杜若,是一种香草,也可药用,《本草图经》记载: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
屈原在《九歌》中诗云: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岁月变迁,现在湖畔已经很难寻见杜若草了,重峦叠嶂之间,风光优美,历代文人墨客远道而至。
杜曲、杜若洲、杜洲,文人们给杜湖许下了非常美丽的名字。
清代文人叶元垲的《杜湖晚眺》,道尽了杜湖的风姿绰约。
湖光淼淼远连天,行尽湖堤落照边。
红雨飘零青草冢,白鸥飞破绿杨烟。
湖畔的解家、西埠头等村落,依山临水,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解家村,还是三朝为仕的虞士南故居所在地。
南北朝时期,虞世南在陈朝曾任建安曹参军等职,入隋后,官拜秘书郞、起居舍人,隋亡后归窦建德,窦灭后又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参军等职,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李世民贞观年间,虞世南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虞世南善文辞书法,与欧阳询、储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而且德行淳备,善于良谏,深得李世民敬重,称其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来看看24功臣都有谁: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卢国公程咬金、永兴公虞世南、邢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由此可知,虞世南可谓是唐初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
杜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
里杜湖东岸可从藏云溪,进入五磊山风景区。
五磊山,由内五峰、外五峰组成,俯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而名五磊山,景区区内青山连绵 、危峰参差、溪谷幽深、磊石争奇。
从里杜湖西岸的西埠头,可翻山进入栲栳山。
栲栳山,又称仙居山,山中有溪,名叫栲栳溪,一山一水,一石一木,全是大自然的神工造化,为驴友们的经典线路。
杜湖与鸣鹤古镇边的白洋湖,湖水相距仅200米左右,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
慈溪市的方家河头村、杜湖、鸣鹤古镇,这是一条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