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人穷志短,这并非是说穷人就没有志向,穷人就没有理想,实际上一个人越穷越是渴望美好的生活,越是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穷志短,意思就是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时候,是很难有远大的理想的。顾虑太多,胆子就小,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家庭负担重,又缺少资源和支持,就很容易迷茫,很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
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污浊就不再仰望星空,不能因为注定的出身就不再有自己的理想。一个人的优秀,往往是从独来独往开始,而非是爬上别人已经爬过的那座山。人一定要有自己理想的大山,让自己有努力的动力,奋斗的方向,即使再困难,只要抬头看到它,便充满希望。
值得人们去爱的人,往往是十分可怜的。他们拥有人性中一切良好的品质,不欺人不害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伤害别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宁愿假装去合群,也不想被孤立。这样的人心地很好,但是生活往往过得并不如意。
让人们感觉可惜的人,是那些可恶的人。自以为是赢了,其实是输了。自以为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其实将来会输得很惨。我们如果战胜不了浮躁,内心不够坚定,跟着这样的人走了捷径,就会逐渐地迷失自我,让人生变得越来越暗淡,越来越没有前景。人生需要有一定的定力,才能逃脱环境的牢笼,逃脱周围人的压力。
人生千姿百态,各有各的活法,别人的风景再好看,不适合自己,也永远融入不进去。别人的经历再丰富,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永远感悟不到。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看见青山绿水一般,让人赏心悦目,何必一定要身临其境?听有德行的人讲几句透彻的话,如同看见巍峨的大山、川流的溪水,何必一定要亲自攀登?
羊群总是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行。理想都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别人的梦想可以作为参照,但永远代替不了自己的努力。我们没有必要活给别人看,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有当你学会孤独,学会跟自己相处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进而做出合适的选择。你的未来究竟如何,别问天,别问地,只问你自己。
一个人影响的人多了,说话就要谨慎一点,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喜欢当作炫耀的资本。一个人想要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拥有多少雄厚的财力,必然要经过历练,付出相应的代价,有足够的耐心。
可是,现在的人总妄想年少得志,二三十岁就赚够足够人生自由的钱,自己有车有房有存款,并且同龄的身边人都没有这些,才显得自己有本事,可以傲视别人、贬低别人。
我不觉得这些都是错的,人人都能有钱花,人人都有大屋住,共同富裕,天下大同,没有饥寒和贫苦,是自古以来无数圣贤和仁人志士追求的梦想。
只是一个人心比天高,却不肯踏实做事,又看不起那些勤勤恳恳努力的人,总是不对的。人生是没有捷径的,年龄不到,智慧不够,没有修为,经不起钱财的诱惑、欲望的考验,未来的路根本不会好走。
一个人如果不能影响别人,是自己学问未到家,人文素养不足,知识结构不够,说出去的话也是平淡无奇,连自己都不能相信,何况别人。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是阅历太少,见识短浅,只在小事上论是非,不能在大处上着眼。你自以为的那点经验,不过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者身边的熟人。
如果你没有去过更广阔的天地看一看,接触过更优秀的人,阅读过很厉害的书,仅凭生活的个例做判断,思维是很有局限的,而这一切的获得都需要时间。
四十岁以前莽莽撞撞,走走停停,以为靠着学校里学来的知识,家长那里得来的经验,可以藐视一切,纵横于社会,其实无论是思想还是心智,都是很不成熟的。沉稳、干练,不是到了那个年龄就一定有,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人生的沉淀而来的。
人首先不要担心自己能不能赚到钱,而是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说话,会不会做事,能力够不够,定力足不足,没有人嘲笑你的梦想,嘲笑的是你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