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句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确实,人的认知差距是特别大的,大到很多人、事无法想象。
就像我们平时所在的圈子,往往是同一类人,并且常常是自己特别关注、认同的那一类人。之前听有的做读书会的人说,因为朋友圈里大多是自己的朋友和书友,每当出了新一期节目或者是有新的活动,朋友圈里都会被分享刷屏。时间久了,慢慢有一种错觉,自然不自然的会认为自己所办的读书会非常的繁荣,市场普及度非常高。事后一想,其实不然,这只是自己的朋友圈子而已,其实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里面从来都没见过他们的分享,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产品。
还有些领导,在会上讨论事情,想当然的以为市场前景不错,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圈子的人都关注,实际上他的圈子所能代表的人是很小一部分,而市场发展的份额靠的是大多数人的贡献。
我们经常会不自觉的拍脑门决定这个事情应该是这样或者那样,而实际上这种猜测往往误差特别大。记得小的时候,有个邻居的叔叔吓唬我我:“晚上别出门,外面可有大老鼠,还有癞蛤蟆。”我心想,这有什么可怕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他害怕的东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这种道理。有的时候,自己的认知或偏见,会影响很多决策。就像疑邻偷斧的故事,自己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之后看邻居的表情、动作等一言一行都像偷斧子的人,直到后来自己翻地的时候,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子,再看邻居的时候,哪哪又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人的认知对事情的判断有直接的影响。有时候我们因为一件小事对一个人往往会有些偏见,之后再跟这个人交往的时候,往往都不会太顺畅,甚至会放大对方的缺点,从而会忽略太多客观的东西。
包括所谓的代沟,也是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不同,造成的直接结果。除了家长,常打着以为孩子好的名义,为孩子大包大揽的做决定,甚至以过来人的身份自认为所有的决定都是对的,或者是明智的。也会有年长的人,谆谆教诲年轻人该怎样怎样。当然这都是片面的,需要辩证的听取,不可能盲目全采纳。现在生活节奏包括科技发展飞速的社会,有些新事物的接触包括认知,新人不一定比老人差。所以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之道,非常有必要。当然作为家长更应该多加孩子的心智成长和身心感受方面,而不是一味的以自己的观点,强行指导孩子。
有些恶劣事件,像北大学子弑母,高智商犯罪,恶劣行径令人发指;不能管理情绪的老爹,捅死“大骂”自己女儿的同学(年仅十岁的男孩子);渣男失恋,仇视社会,准备寻死,上街找美女陪葬,大街上随机抓取美女连捅数十刀,刀刀毙命……哪一个事件能用正常思维解释的通?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东西预料不到,也预防不了。科学难题可以解决,这个人不行,还有无数人,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但唯有情绪的事情,谁都拿它没办法,惩罚可以有,哪怕是死刑,犯罪的人一死了之,但是有给外人造成的伤痛永远都不会抚平。很多的事情很难认知和说清,遇到这种事情往往一种无力感,甚至是恐慌,只能说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