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读史是件好玩的事儿。既然要靠这个吃饭,那就认真地吃,深入地吃,吃出自己的味道,也自有价值吧。
前面讲了“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筹备、成立和出发,这篇讲出发后的情况。
出发时到底几人
但出发时到底有几人,还有疑问。据网友基路伯的考证,《申报》《友声旅行月刊》《中华(上海)》等报报道的,出发当日为9人;《时代》《中国摄影学会画报》《时事月报》等的报道,却说出发时为8人。但《中华(上海)》提供了出发时的9人名单,他们是:
李梦生、黄越、王侠魂、陈悟、邱朗明、冯冰魂六位男团员,胡素娟、崔小琼、秋舫三位女团员。
经过多方查找,基路伯找到了一张步行团的全体团员签名,有8位团员的名字,分别是:李梦生、黄越、陈悟、邱朗明、冯冰魂、胡素娟、崔小琼、秋舫,少了王侠魂一人。该签名的时间是6月28日,即出发当日,极具说服力。至于王侠魂为何缺席,有待考证。
另外,据步行团后来在《申报》上刊登的启事,也说明从上海出发时为8人。这样,基本上可以确定,
由8名青年男女组成的步行团,李梦生、黄越、陈悟、邱朗明、冯冰魂、胡素娟、崔小琼、秋舫,于1930年6月28日,从上海北火车站出发,向杭州进发。
徒步旅行,比你想象的艰难
步行团6月28日在盛大的欢送仪式中出发后,便向杭州进发。两地相距不到200公里,道路情况也不错,但步行团遭受重大挫折。在嘉兴附近,步行团遇到强盗,所带85元尽数被劫。尤其是未到杭州,便有3人先后退出。
据步行团9月22日在《申报》上刊登的“启事”,
敝团自沪出发共有八人,未抵杭时马冰魂、崔小琼、邱朗明等中途因故退出,在杭时有潘德明加入。同时,秋舫接家中来电,因母病重催归。故自杭出发至厦者,仅有五人。兹因黄越、陈悟二同志患胃病甚剧,亦退出敝团。现仍继续前进者,李梦生、胡素娟、潘德明三人。各已退出之团员,与敝团完全脱离关系。各界不明敝团详情,特此登报布闻。
8人从上海出发,于7月4日抵达杭州。在杭州逗留数日后,秋舫退出,而潘德明拿着黄警顽的介绍函正式加入了步行团。中途加入的潘德明,当时已在南京开了一家西餐馆,看到步行团在《申报》上的消息后,后从南京赶到上海,跟家人辞别后,便一路追到杭州。
7月中旬,步行团5人持浙江省主席张静江所赠的“无远弗届”匾额出发,畅行无阻,于7月28日抵达宁波,9月10日抵达厦门。9月15日,黄越和陈悟退团。
9月16日,李梦生、胡素娟和潘德明离开厦门。经漳州、汕头、潮州、惠州等地,10月22日到达广州,11月4日到达香港,11月21日进入越南的海防。
11月28日三人从海防出发,11月30日到达河内,12月中旬到达清化。在清化逗留数日期间,三人对下一步旅行路线产生分歧,随后,
李梦生、胡素娟准备返程;潘德明决定环游世界。
分道扬镳后
从1931年1月开始,李梦生、胡素娟经西贡、高棉、金边等地,3月到暹罗(泰国),5月到马来半岛,6月到新加坡,8月回到上海。
而潘德明买了一辆自行车,于1931年元旦出发,经暹罗等地,3月到新加坡;4月坐船进入印度,经中近东,入埃及,再北渡地中海,循巴尔干半岛转中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游历西欧诸国后,横渡大西洋赴美国及中美洲,最后跨太平洋,至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937年经由缅甸回到云南,同年7月回到上海。
若以步行团整体来看,他们徒步亚洲的计划也算半途而废。但从个人来看,潘德明不仅横穿亚洲,还完成环游世界,可以说又超越了步行团的计划。
最有意思的是,决意环游世界的潘德明似乎与李梦生、胡素娟之间产生严重冲突,以至互不承认。1931年4月,身在金边的李、胡二人,在《申报》上以步行团名义发出启事:
敝团自申出发,经浙闽粤而入安南,沿途折回之团员忆达四分之三,现仍继续前进者李梦生、胡素娟二人耳。兹查有在浙时加入为临时团员(未经政府立案)之潘德明,抵安南北即退出敝团,乘舟车而至新加坡,沿途假冒敝团名义,招摇撞骗,在新加坡画报发表,云“敝团团员皆折回,只存潘德明一人”(系在一百三十六期)。然敝团乃以三人以上合为一团体而徒步周游亚洲,故谓之亚细亚步行团。现潘德明以个人乘车旅行,与敝团之宗旨已相矛盾,此种举动非但关系敝团协和名誉,且有乱社会听闻。恐各界不明真情,特登报申明。此后对于潘德明之举动,既与敝团无关,并希海内外同胞其注意焉。
团员少至三人,又分道扬镳,而且都还在旅行中,到底谁能扛起“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的旗帜呢?单从上面的启事看,也很难说。但从后来的结果看,步行团的旗帜和精神,还是潘德明扛了起来。
他们三人都先后到达新加坡,算是完成步行计划的第一期路线。但随后,李梦生、胡素娟即返程回到上海,未去尝试步行团第二、三期路线。而潘德明,不仅完成了第二期路线,还超越了原定路线,完成了环球旅行。
在潘德明独身一人的旅行中,他既遍尝旅途之危险和艰辛,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尊敬。在当时中国内忧外困的情势下,他的徒步、骑行环游世界,为自己、为民族争得了荣誉,实现了步行团“为国旅行”的初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