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糖果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组织了一场棉花糖实验,孩子们坐在餐桌前,眼睛直溜溜地看着美味的棉花糖。此时,他们面对两个选择,一是立刻吃完一颗糖,二是克制自己的食欲15分钟,然后可以得到两颗糖。
18年之后的跟踪调查发现,以前那些愿意等更长时间再吃糖果的孩子,也就是那些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春期表现更佳,适应社会能力更强。
这个实验里面有好几个关键点
1“糖果”是诱惑的代名词,所以故事里面的孩子的默认年龄小,爱吃糖,很有可能没吃过这类糖,所以这糖对他们诱惑力很强。他们很馋,很想吃。
2游戏规则很有公信力
孩子确信组织者会严格执行这个游戏规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实验对象是小孩,就是因为孩子相对单纯,容易相信他人,其次实验的结果很容易实现,成本低,只是几个糖果而已。
那些获得双倍“糖果”的人,更懂得忍耐自律,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多的享受,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利益。我们常常认为这类人情商高。
首先,总体来说,我们通常很想要的东西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先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这顺序非常重要,在浮躁的环境中让自己沉静下来。具体来说,在大众生活细节当中:
想买一件心仪已久的手机,但不是现在;
想带家人一起环游世界,但不是现在;
想去美丽的海滩慵懒地晒太阳,但不是现在;想找到一个温柔体贴的人生伴侣,但不是现在,
而是把这些目标放在心里,在将时间延长到一个合适的长度,不急于去实现,犹如珍珠含在蚌里,痛并快乐着。延长时间轴上的距离。这很难熬也很美好。
另一方面,你也得理性地明白,想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无休止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人永远是不满足的,得不到永远是常态。还有些东西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当时短暂的喜欢。以后你也不会在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让时光去酝酿,去沉淀出最精致,最符合心意的礼物。终有一天,你会热泪盈眶地握紧生活的馈赠,珍惜它的存在。
要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满足!那么今天……你愿意下定决心去训练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么?
1首先,想一想每次当你做出积极的改变的时候,是什么在阻止你?是什么将你前进的计划打乱?
我觉得是习惯!
每天做些同样的事情,另一方面却想着要有不一样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
-爱因斯坦
所以,重新塑造你生活的环境吧,摒弃一些旧习惯,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
2学会控制情绪
当人极度感性的时候,智商很低,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相信生活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开始欣赏自己,多运动,万病由汗解。
3找到自己的兴趣快乐所在
长期不开心情绪的积累往往遇到一个爆点,会导致火山喷发式情绪释放,不可抑制。所以,平常的时候开开心心很重要,每天都去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爱好,特长,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Don,t quit , suffer now and live the rest of life as a champion.
延迟满足,不困于生活眼前的苟且,活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