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作者让我们体会和表达感受,那么我们的感受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于别人惹了我而产生的吗?作者在这一章的开头就指出,别人的行为只是一种刺激,我们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这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看来,甚至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看来,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相较于“XX事(或XX人)使我......”,改用“看到XX事,我感到......,因为我希望......”更能让我们认识到感受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的关系。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种不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由我向他人,我们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习惯于“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另一个方向是由他人指向我,他人批评我的时候,我会看不到对方在批评背后的需要。
“—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如果孩子的需要就是玩,那我们怎么办?首先,玩耍确实也是一种需要,它包含了“乐趣 Fun 欢笑 Laughter”;其次,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孩子需要玩,我们产生焦虑,一般来说是孩子对于乐趣的需要与我们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之间的差异,如果双方放下指责,互相看到对方的需要和期待,那么一定可以共同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法。
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是物质匮乏的,由此形成的社会文化要求社会成员克制自己的需要,并由此延伸到精神层面。在社会文化的植入下,谈论自身的需要连自己都会感到别扭。但“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在这一章中有两个列表很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是面对他人的指责时--还记得那个问题吗?假如我学了NVC,别人没学NVC,怎么办?--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 责备自己
- 指责他人
-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另一个是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 “情感的奴隶”
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 ”面目可憎”时期
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生活的主人”
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