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忙着统计课程,在这特殊时期,开学在即,怎么能按照正常教学计划上课?
学校根据不同性质课程,根据现有条件分成五类不同授课方式。
1, 有自己的MOOC课程,学生网上学习,老师利用微信或QQ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阅。
2, 利用云平台的课程,选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课程,学生网上学习,老师利用微信或QQ作为课后辅导。
3.录制自己的短视频,把课件发布给学生,学生学习后,老师利用微信或QQ进行辅导。
4, 利用ZOOM软件,进行网上直播授课。但由于网络资源有限,而且ZOOM只是小班化授课,不能安排所有老师。
5, 利用QQ群自行进行网络直播授课。
除了这五个模式,还有一个就是暂时不开课。有些选修课,学生人数还没固定。往年都是学生开学后才选的那些通识课,专业选修课,如今只能暂时不开课。
在所有课程里最麻烦的就是各种实验课。学校说充分利用仿真虚拟形式授课,这有点为难我负责的化学实验。平日里仿真实验仅仅是作为教学辅助,如今变为主要教学模式,有点尴尬。更何况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实验差别太大,虚拟做实验和实际做实验完全是两回事。对于实验的理解,实际装置的搭建,产物的处理分析,很多只有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虚拟毕竟虚拟,无法与之比较。
曾经在农学院听到一则故事。研究生到基地实习,他们平日里做实验都是虚拟模式。何时育苗,何时播种,何时需要灌溉,何时施肥,打农药等等都是建模实施,做的很熟悉很到位。可到了真实的农田,对于这些田间管理还是一味地按照虚拟模式进行,哪有这么简单?真实的和虚拟的毕竟是两个世界。虚拟的你可以人为控制,实际的还是靠天吃饭。几时下雨,几时放晴,几时刮风?哪里是你人能控制?研究生进了基地如同是一只没头苍蝇,四处碰壁。当地的老农见了,感觉大失所望。学习农林专业的,离开了土地还能学得好吗?
实验课,最后只能等开学集中授课。双休日,暑假都可以开设。只是苦了老师和同学,到时几乎天天实验,实验老师准备药品,学生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这些任务也是够繁重。最麻烦的是学生毕业设计该如何进行?文科的没啥大问题,理工科的该如何实施?
其实对于大学学习不管怎样,还可以想方设法学习,最麻烦的是今年高考中考的孩子们,他们该如何学习?该如何参加选拔考试?
2020.2.7晨起匆匆,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