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效的经理人应该非常熟悉最好的管理思想。”这是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管理箴言。
对于这样一个管理箴言,倘若以“中国训古学”的思维展开作为,则有三个槪念应该予以究竟:高效的经理人,非常熟悉,最好的管理思想。
问题首先是:不熟悉“最好的管理思想”者,是否“高效的经理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两可也。这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作出的判定。长远地看,真正“高效的经理人”一定是“熟悉最好的管理思想”的,否则,其“高效”就是有限度的,有跨不过去的“门槛”,尖锐地讲会走向“一孔之见”,危险公司大局。至于“非常”这个程度,估且不论。
“高效的经理人”的“高效”在于什么?取决于思维的速度和思想的丰度(数量与质量),这是显然的。如此二者,当然可以在现实工作中磨练与积累,但“现实工作”毕竟是在特定领域或范围之内的,即“实践的局限性”。而“最好的管理思想”,无论“时间长度”与“空间高度”,亦即其“容积”都是远远大于“现实工作”的。用“通晓思维的历史”这个概念来看,“最好的管理思想”对于经理人的造就,是绝对大于、高于“现实工作”的,更况乎“现实工作”中还存在大量的“拉低”经理人“思维与思想”的“工作量”。打个比方则是“喝牛奶”总比“吃玉米粥”的营养价值高吧?所以,善于“泡在最好的管理思想中的经理人”一定比非此的经理人“思维的确定性高”“思想的坚定性强”。思维决定行为,思想决定作为。现实生活中,经理人的“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其原因恰恰在于“思维的确定性低”“思想的坚定性差”。进一步剖析,则是缺乏“最好的管理思想”的营养与支撑。所谓“主义真”——决策力并执行力强劲者,是取决于“最好的管理思想”。
由上可以结论,要真正成为“一名高效的经理人”,是非得与“最好的管理思想”为伍不可!“非常熟悉”则是要与“最好的管理思想”长期“谈恋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