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真三国,假西游”,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西游记》的孰真孰假是不可定义的,吴承恩的文章好比民国时期鲁迅先生的文章,两者都具有对社会、对麻木潦倒的平民百姓,甚至是上层阶级统治者的讽刺意义。在无形之中抒发自己的情怀。
《西游记》之中的妖魔鬼怪,神仙佛祖,这些只在神话、故事中存活,仅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心中美好念想的东西,造就了《西游记》的假。而这最主观,最片面的特征却埋没了它最重要的核心。
《西游记》的真在于它背后的真理,它背后用一个片段,一个章回来述说,讽刺的东西。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都是从中层阶级掉落的底层阶级,他们都渴望回到中层阶级。统治者阶级的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先是派遣上层阶级的观音菩萨为他们分发任务,然后再让中层阶级的唐僧带队。这是给他们的蜜枣。路上的妖魔鬼怪不是神仙们的坐骑,就是神仙们的护法,这是给他们的棒子。
这“打一棒子,再给颗枣”的法子又在无形之中磨灭了三人的特性。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变得唯命是从,狡猾阴险的猪八戒变得老实纯朴,而沙悟净则是在无主见,过于老实的路上越走越远。
孙悟空虽然听话,但他还是去闹了天宫;猪八戒虽然憨厚,但他还是去调戏了嫦娥;沙悟净虽老实,但他还是去吃了人。所以,不管他们如何努力,他们还是不能回到原点,始终被天庭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的封号就是最好的证明,佛祖只不过是用他们的性格特征封了个号而已。
我想,《西游记》的孰真孰假没有一个人能够定义,表面上看起来是假的,是神话故事,深层则是一个个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