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念道德经,又有新的看法。
原文:
《老子·第48章》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就说说为学为道的损益。
“为学日益”比较容易理解:
可以是:做学问,争取每天都要有进步。
也可以是: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
等等。
基本上,“为学”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宽度,一个是深度。既要广泛的学,也能够一门深入的学。“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为学”的起因是什么?
这一段道德经并没有讲。它接着说:“为道日损”。这就是答案了。
先说什么是“道”。
道德经是人写的,给人看的。所以这个“道”当然是人之道。
说到人之道就简单了。基本上有三条道:正道、邪道、糊涂道。
正道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建设性的、积极的道路,虽然有坎坷,有牺牲,但是根本上是利己利他的道路。
邪道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破坏性的、消极的道路,虽然有得意,有侥幸,但是根本上是损人不利己的道路。
糊涂道就是盲从,或是暂时的迷茫不知所措,有走正道的幸运,也有走邪道的可能,更有摇摆不定的混乱。
显然,道德经讲的“道”还是侧重于正道。因为它里面讲了“无道”、“有道”、“不道”、“失道”会怎样怎样,当然是从反面来说怎么样才是正道。
现在可以说“为道”了。当然是追求人生的正道啊。
好了,现在说“为道日损”。对这句话的理解差不多也是趋同的,就是:
探求道,每天要减少一些。
减少什么呢?
道德经里面接着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损的是“之”,还是不知道损的是什么。后面只给出一个目标:以至于无为。
到底“为道日损”损的是什么呢?
《论语·里仁》里面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还有一句话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注脚:人间正道是沧桑。人走正路,才能历尽沧桑的考验,才能走的久、走的远。
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了,所谓的“为道日损”就是:追求正道的人,每天都要警惕并减少自私自利的念头。
也就是在物质方面,一箪食,一瓢饮,有所居即可,不去做额外的追求。在实际的学习、工作方面要加强。这大概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