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老了吧?他们都老了呀!
我也老了。
这几天在看一个音乐综艺《声生不息》,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港乐专辑。
看见那些陪伴我青春的歌手,林子祥,叶倩文满头白发,李克勤、李健也步入中年,
想到那些已经仙逝的陈百强、黄家驹、张国荣、梅艳芳、罗文,
人已去,只留下了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熟悉的歌声和影像。
一个时代在消逝。
网易云里黄家驹《海阔天空》歌后评论区第一位歌迷留言: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十几万的点赞。
娃昨天跟我聊她喜爱的歌手,她的本命,一位虚拟歌手。
听了几段,我只能抽口气,咽咽口水,
恍惚看见当年的我,像娃这么大的样子,
在使劲向我老爸安利那一众港台歌手的歌曲,
我哥在一旁跳来跳去的助威。
老爸似乎接受的很勉强,
而我们打小是听着老爸唱苏联歌曲
《小路》《喀秋莎》《纺织姑娘》,
或者《在那遥远的的地方》《敖包相会》
这些歌也都曾深深打动过我。
这么看来似乎我们向上兼容比较容易,
总能有些心意相通,感受到它们的一些好,
向下就勉强了。
新不如旧?
旧的是我们血脉里带来的,
我们都在旧的环境中成长。
新的是我们不了解的,完全陌生的,
理解接纳新的不容易,
我有的和我继承的已经满足,对新的需求不迫切,
而新人类天生就能接受新事物并创新,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要建设。
所有的旧,都是曾经的新。
少女们不要鄙视老阿姨,
她们也会走到这一天。
老,旧,让人感觉舒服随和与温暖,
不上点年纪品味不出这岁月的包浆。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老旧,
我老爸在七十几岁的时候说:
“我就喜欢崭新的东西,那些老旧的房子看着就讨厌。”
衰老的生命渴望着新来注入活力,
老屋就像暮气朝朝行将就木的老人,
这和文化不文化的无关。
并不是所有的旧人都会抱享沉迷着旧,被新人甩在身后,
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深究,不断开拓的人,
很可能站在时代前列成为弄潮儿,
这和年龄小不小,老不老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