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文责自负。
春节,在满桌的甘鲜甜腻中,又忆起儿时的那道水碌菜了,大概因其下饭的缘故吧,更因为家中菜地里满是葱茏的萝卜苗之故。这道菜的滋味总是伴随着娘的身影,镌刻在时光的隧道里,那是最美妙的童年、少年时光。
年后不久,又要返回单位去上班了,看着挨在房子边上的这块菜地,有些发愁。菜地不大,但菜品丰富,长势喜人,足够我家几口人吃了,还有盈余呢。大白菜、芥菜、黄芽包、观音菜、萝卜、芹菜、生菜、菜心等都有。从未种过菜的男人,把菜地打理得一片葱绿,都是有机绿色食品,看着很是养眼,更是养心。
眼看吃不完就得丢弃在地里了,村民家家户户都有菜地,也不稀罕,村内是送不出去的。带走吧,也吃不了多少。我提议返城的时候拔一些给单位的好姐妹,男人却说,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大过年的,拿不出手,再说,去打搅人家多不好。男人说得也不无道理。
这些看似普通的青菜,在城里都是我难以吃到的绿色食品。说实在,市面上各种品类的蔬菜水果,不是不够丰富,不是不够鲜美,而是不大敢吃。因为每每刷视频时,或看电视时,总看到一些不该看的画面,高科技狠活被无良商家用在了食品上,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自家种的青菜,好吃不说,安全这一块也完全不用担心,冲洗干净就能立马烧锅翻炒,买来的青菜,总是不大放心,总得浸泡一会才敢下锅,浸泡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自欺欺人罢了。
家里这满地的葱茏,吃不完,即便带走,数量也有限,怎么办呢?实在舍不得把这么好的有机菜仍在地里弃之不顾。灵机一动,不如学娘那样,用萝卜苗腌制成水碌菜,经过处理的新鲜蔬菜,就可以多放几天了,家里人也爱吃这道菜。想到这,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水碌菜的清香味儿。
人到中年,总喜欢回忆,常常想起童年、少年时那些幸福的瞬间。尽管我的童年、少年单调乏味,甚至活得甚为凄惨,乏善可陈。但人的记忆,是最为聪明的,是最懂得筛选的,只乐意记住那些温馨美好的景况,至于那些悲苦痛楚之事,则选择性遗忘。毕竟,人生苦短,快乐至上,何不潇潇洒洒走完这一生?我也不例外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