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夫妻双方决定不在一起生活时(分居/离婚),如果孩子还小,带孩子的一方常遇到困扰,“我的孩子经常哭/发脾气/搞小破坏/……,说想爸爸/妈妈”。这些情绪和行为的背后,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双方分居/离婚的现实,执拗地希望另一方回来一同生活。
我们来谈谈,当孩子用负面情绪/行为传达出想念另一方时,一些常见的,单亲爸/妈的处理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1)当孩子用负面情绪/行为传达出想念另一方时,单亲爸/妈给予孩子负面反应。
常见的有,打击恐吓威胁,“哭哭哭,一天就知道哭,以后你也别想见爸爸/妈妈了”。
当夫妻双方走到不得不分开的一步,已经过考量和挣扎,期中大多不乏痛苦,和对生活方式突然改变的迷茫。刚成为单亲的父母,在管理自己的情绪上就比较薄弱,孩子的哭闹行为,让家长觉得孩子不懂事,更增添了烦恼。这其实是相当常见的反应,但常见不代表适当。
我们来分析一下,父母分居后,孩子想念另一方,提出想见另一方,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需求。既然是一个妥当的需求,就应该满足孩子。这种心理需求,可能是安全感,可能是依恋,都是孩子在成长发展中会有的正常的需求,正如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母乳/奶粉一样自然。
如果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像宝宝没有母乳/奶粉一样,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影响的。比如,安全感的缺失,依恋关系的破碎,会让孩子难以和别人建立关系,长大后,也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建议单亲爸/妈多寻找社会支持,比如找老人家帮忙带孩子、渡过刚成为单亲父母时的心理转折期,找聊得来的朋友倾诉,通过兴趣爱好疏导情绪,等等,减轻压力。避免与孩子互动、交流时,带入了负面情绪。
另外,有一种非常不提倡的反应策略,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批评另一方。
比如,“那个人有什么好,你为什么一天想着他,他抱过你吗,给你换过尿布吗?”
幼小的孩子都是深深地爱着父母双方的。对另一方的诋毁,相当于要孩子割裂对其中一方的深爱,不要说对幼龄儿童,甚至青少年,都会造成很深的痛苦。
奥巴马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庭,吸烟酗酒,几乎没有付过赡养费,也没有承担父亲的角色,但是他的妈妈从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丈夫的不好,相反,她常和儿子提起丈夫的发光点,让奥巴马因为他是父亲的儿子而自豪。甚至,他的外公外婆,当年就反对奥巴马妈妈嫁给爸爸,也从不在外孙面前提起前女婿的是非,还会偶尔在外孙面前提起他的优点。奥巴马妈妈给他传递了一个自信,热爱生活的形象,潜移默化下,奥巴马养成了良好的品格。
而当父/母批评另一方时,是一个充满怨恨的形象,向孩子传递了浓浓的负面情绪。父/母可能爽快了,但是孩子成了父母的情绪垃圾桶。在这样的情绪环境下长大,对孩子的性格、自尊、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2)当孩子用负面情绪/行为传达出想念另一方时,单亲爸/妈给予孩子中性反应。
常见的有,逃避/转移话题/要求孩子以后不要再提。
七宝在闹着要爸爸时,何洁安慰七宝的:“你跟妈妈在一块呢,妹妹还没和妈妈在一快呢,妹妹怎么办呢,妹妹连妈妈都见不着!”
“宝宝别哭了,我给你手机玩,以后就别提爸爸了,好不好?”
孩子逐渐会意识到,父/母并不想让他提起另一方,孩子也的确会如父/母所愿,渐渐不再提起,就像生活中这个人不曾存在过一样。这或许是爸爸/妈妈希望达到的,父子/母子相依为命,不也挺好吗?但是,孩子很可能会内化了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遇到困扰,不是直面面对,而是逃避。
这会有什么影响呢?举几个例子吧:作业好难,我等一下再做吧,再等一下吧,拖延的习惯形成了;
比较内向,害羞,特别不喜欢有很多陌生同学的场合,那我就少参加集体活动好了,缺乏锻炼的机会,更加内向,恶性循环。
这种逃避式的解决方法思路,大多数是潜意识的,不知不觉孩子就这么做了,也不会觉得自己在逃避问题,这是十分可怕的。压抑,逃避,内化,都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增多。
(3)当孩子用负面情绪/行为传达出想念另一方时,单亲爸/妈给予孩子正面反应
对孩子坦诚分居的现实,肯定他/她的思念,并且在给予孩子反应时充满温暖,让孩子感觉到爱意,是比较适合的做法。这既满足了孩子心理需求,也利于养成孩子面对困难时,采取直面问题的方式。
另外,如果动画片、插图画、儿童图书等有类似主题的,或者生活中有亲人也是这样,可以以他们的故事为切入口,再转到孩子和父母身上。
一个参考做法:
爸爸和妈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分开了,但是我们依然爱你。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爸爸仍然会来看你,但是爸爸妈妈不能同时陪伴在你的身边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爸爸妈妈同时在一起,会让爸爸妈妈都不舒服。
但是,宝宝只和爸爸,或者宝宝只和妈妈在一起,爸爸,妈妈都会很开心。宝宝不想爸爸妈妈都不开心吧?以前我们怎么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开心很不舒服是吗?所以我们也不能让别人不开心。好不好?宝宝也不想爸爸妈妈不开心,对吧?
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每一个孩子,每一户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机智的爸爸妈妈肯定有更多的巧妙的应对方式。只要秉承一个信念,肯定孩子,并引导他/她按照社会准则提出需求。还记得孩子刚出生时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捧在他/她面前的那种幸福感吧,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聆听孩子和心灵的声音,就一定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