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了第六课《不同的季节》,导入部分较简单,简单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各种各样的天气,引出我们地球家园中也有不同的季节(板书课题)。
一、四季变化的典型现象
提出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孩子们能准确回答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此时我便板书并规范孩子们的回答: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提出问题:不同的季节,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呢?孩子们会回答出许多,例如:冬季下雪覆盖大地、夏季很热可以吃冰激凌、春季花儿都开了......这时的板书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设计,要有意识的进行分类(植物、动物、人类、气象等几个板块)
学生对植物、动物、人类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什么现象分类进行回答。
最后我让学生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我选择的是将后面的词语进行编号,然后又让学生把编号写进相关季节的方框中。我在下面观察和巡视学生活动手册记录时,发现有多个学生对“绿树成荫”、“北雁南飞”这两个词语分别代表什么季节,不是很清楚。
“绿树成荫”这个词语,我是这样给孩子解释的,首先,我先反问学生春天植物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植物发出了嫩芽。”我又追问孩子植物长得特别茂盛的时候,那会是一年四季的什么时候呢?这个时候学生都能想得到是夏天,夏天植物就很茂盛,然后我们很热的时候可以躲在大树底下乘凉。
“北雁南飞”
其实对于这个词语,孩子们都知道大雁要往南飞,因为北方太冷了。但是有孩子就认为这个词语代表的是冬季,再这个时候我会提醒学生,比如已经到了冬天的时候大雁们才起飞赶去南方,它们会怎么样?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就会突然想到冬天的时候它们才出发去南边的话可能会冻死,所以它们就要提前开始启程飞往南边。所以这个词语形容的是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