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业力管理>>这本书的名字是在若辰老师的腾讯会议, 后面也没有去买, 去搜, 去了解
再次听到这本书并觉得有必须买来读一读, 是前几天听了德元老师的一个接近尾声的直播, 直播间他推荐的, 推荐的时候说他自己后面的高课内容很多都是来自这本书, 于是, 那天我就立马买了
来说说今早收到之后读了前75页的感受, 大概可以归纳为一下3点:
1, 对于利他的理解还是太片面
2, 对于表象和深层原因的理解也太肤浅
3, 看待事情的视角还是维度太低, 范围太窄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别着急, 请听我细细说来~
作为一个线上创业者, 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跟客户打交道, 尤其是像我这种不太主动, 也不太融入, 又爱学习和思考, 有自己独特想法的人, 要想成长快速, 并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 组队打PK是每个月必须要参加的活动
而每次组队PK开会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利他, 极致的利他, 想方设法对客户好, 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 去沟通, 去理解对方, 各种资料和课程, 或者实物产品送送送...."爱他就要成交他" 等等等等...
也经常组队PK的导师们说要融入, 大家一起打PK, 我们是一个团队, 一定要多在PK裙里多冒泡, 每天的晨会准时参加, 共振大家的能量, 吸收晨会中各个小伙伴的内容干货以及精华等等....
更是经常听到我的老师(范儿老师)以及导师们说要多奉献, 组队PK的时候主动担任小组长, 多去付出, 多去帮助别人, 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更快的成长自己, 锻炼自己的带组能力等等....
这些说得都是非常的好, 非常的对, 但是却都很片面,不够系统和全面, 更不好落地, 就算知道, 也是理解得很肤浅, 理解在浅层, 那落地就更是折扣中的折扣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只要对方不动或者动不起来, 就不会有任何实质的改变;
看完<<业力管理>>, 你会发现, 其实里面讲的和我们平时一直在强调的是一个东西, 只是他更全面, 更具体, 更系统, 让你看完就"知其然, 而知其所以然" 并意识到他很重要, 必须要去做, 除非你不想变得更好
有一句话叫"我是一切的根源", 不知道大家有咩有听说过? 听过的扣1, 没听过的扣2
举个例子: 老板要求我们1个月内要卖Mai出去10万件T恤杉
大部分人听到这个任务的本能想法一定是, 立马拿出客户名单和电话, 赶紧电话打起来, 争分夺秒, 能卖多少是多少, 往那个10万件冲就行了, 请问,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想法?
站在一个公司业务员角度, 你这样想没错, 但是如果你是公司的团队长, 或者是企业老板呢, 你会不会想着动用一切周围的资源和人脉去让他们帮你卖, 通过增加渠道的方式, 把这个东西快速的销出去?
咱们继续刨根究底, 那这些人为什么原因帮你卖呢, 仅仅是因为认识, 或者说因为你是老板, 他就愿意帮你卖吗? 他们认识的老板应该肯定不止你一个, 那为什么愿意帮你卖呢?
还有一句话叫"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你想让人帮你卖, 你曾经有没有帮助过对方呢? 种什么种子, 得什么果实, 曾经的你, 要把10万件T恤杉1个月内卖出去之前的你, 有没有帮助过对方呢? 这才是核心和关键
所以, <<业力管理>>是想告诉我们: 要想在需要的时候别人能够帮助我们, 我们平时一定要多种种子, 利他的种子, 对我们周围一切跟我们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或者关系的人去种, 而不仅仅只对我们的客户去种, 比如, 我们的同事, 我们的供应商, 我们的上级领导, 我们的团队伙伴, 往更大了说, 就是这个世界
表面上看, 1个月内要卖Mai出去10万件T恤杉, 跟你花多少时间, 打多少个电话, 有很大的关系, 他决定了这个任务是否能完成
其实, 它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更加深层的因, 那就是你种了多少助人的种子, 就有多少人在你"1个月有任务要卖10万件T恤杉"的时候帮助你, 你种的种子越多, 你收到的回馈也就越多, 帮助你的人就越多, 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瓜的瓜, 种豆得豆, 以及众生意
当你希望所有人都好的时候, 必然, 所有人都会希望你好, 当他们都希望你好的时候, 你有需要找他们帮忙, 你说这"1个月有任务要卖10万件T恤杉"还是难事吗?
所以, 平时的时候的时候就多给自己种一些好的种子, 不光光是给客户, 还要给我们的团队伙伴,同事, 领导, 以及供应商, 把格局和维度拔高, 包括这个世界, 只要是跟"我"相关的, 影响着"我"的, 都需要去种好的种子
而"列名单和打电话"就是达到目标的表象因, 而真正要去下功夫的深层因就是多种种子, 把决定这个事情达成与否的真(深层次)因找到, 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标自然就很容易达成.
而大部分时候, 大部分人往往只是在表象因上面下功夫, 忽略了看不见的却起着关键作用的深层因, 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做好之后, 轻而易举, 犹如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