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因身体缘故,我在承担一个班英语教学的同时,接过了学校图书室的监管工作。于我而言,这既是学校的信任,也像是一份猝不及防却不得不接的“新考卷”。
许是时代发展的脚步太快,亦或是运气使然,图书室的前任负责老师未曾真正涉足过这里,我接手时,面对的不仅是满屋狼藉,更是上级对“图书室要真正用起来”的高频检查要求。起初我想,陪着学生看书、打扫卫生,这些都不算难事,直到真正触碰到核心任务——给近四万册图书重新分类、整理并录入电脑,我才明白什么叫“纸上谈兵易,躬身实践难”。
刚接到任务时,我还信心满满,觉得按部就班总能完成。可一钻进图书室,现实便给了我狠狠一击:一个人一整天,连一个书架的书都整理不完。偏偏我眼晴既老花又近视,盯着书籍上的小字看久了,眼前便一片模糊,手指也因反复登记信息而僵硬。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前前后后按自己的思路忙活了三四次,眼看有了些眉目,上级检查时却提出了新的标准,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都要推倒重来。
每一次从图书室出来,我都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步子,脑子里像塞了一团乱麻,连思考下一步的力气都没有。都说“隔行如隔山”,从前教英语,我熟稔语法与词汇,能从容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的世界;可如今面对这四万册图书,面对陌生的分类标准与录入系统,我像个刚入学的新生,举步维艰。但转念一想,哪一行的熟练,不是从“手足无措”开始的?英语教学里,我教会学生“慢慢来,终会学会”,如今也该对自己说一句“别急,一步一步走”。或许这道“山”,不是为了拦住我,而是为了让我看见,除了英语课本外,还有另一种需要耐心与细致的风景。慢慢来,总会把这“山”,走成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