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9月18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六百二十四天。
【我们自以为理解的生活】:太敏感的人,不容易幸福。能感知到丰富的人生百态,如果不能理性的消化,反倒活得不轻松。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特别适合推荐给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看。聪明人能看得清很多的选择,选择背后的种种代价也能轻易明了,但却少有能痛快正确的进行选择。选择了的大多错误,错误以后更难选择。这些聪明人,大多都在作茧自缚。
我对钝感力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它是在主动回避人生中一些看似重要的问题,在人际的利益分配中,不太看重一时的得失;在与人交往中,面对激烈的感情冲突时,能选择难得糊涂一时;在日常饮食中,稍微调低标准以求少有的放纵;但是我们极容易误会钝感力,把它当做一种浑噩的人生价值观,大多事情不求甚解。这是不对的。
钝感力有两种,好的钝感力与相对坏的。
好的钝感力,是发生在人拥有敏感力之后,他却主动选择性的遮蔽。你看清了世态,却少用这种结果去操控世态下的人心。难得的糊涂是在少有的精明之后。
坏的钝感力,正相反,它的同义词是缺心眼,原生的不明世事,不懂把控生活的尺度,处处为敌,时时浑噩。
其实钝感力的概念,特别容易使人误解,糊涂是人生的宝物,迟钝能提升生活的质量。所谓读书明理,多思考,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