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屌丝一枚,干过品质,搞过采购,最近刚刚因为职责调整,负责公司采购部门it化一个模块,准备转型产品经理。在工作的过程中,思维与习惯也在一步一步发生变化。
痛点背后是需求,需求后面没准就是坑
在传统行业中,懂逻辑,懂套路的人的出现基本是一种奢望,需求收集的会议在开始的平平淡淡之后往往发展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吐槽的大会,各种各样的痛点纷至而来。"这个系统太恶心了""那种操作模式太浪费时间了"于是之,会议记录往往成了业务痛点1.2.3.4......,在n场会议之后,产品的角色开始进入了公司的舞台。
痛点即需求,于是会议之后的报告变成了痛点1.2.3,解决方案1.2.3.一个又一个的解决对策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最初的产品。
但是,这个所谓产品真的符合我们的需求么?
方案摆在各个部门的面前时,得到的不是预想中的赞扬,究其原因,传统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
产品并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制定大致的框架,然后不断的以需求进行功能完善。分化的产品需求往往会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在满足部分人员的操作习惯以及诉求后,从而损伤另一部分用户的习惯。
这就要求产品经理要具有整体框架性性思维,同时要具有分析痛点,合并诉求的思维习惯,在听到用户吐槽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与之相对应的需求,并且给之以整体的解决方案,只有具有强烈的大局观之后,才能作出满足所有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