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679天早安问候。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家庭教育语境中,如何帮助孩子获得乐观、善良、感恩、毅力、合作、专注力、自控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好性格,保持积极情绪的优势,成为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
如何拥有自控力、专注力、主动性?如何在学习上有目标、有动力?如何拥有心理韧性和抗受力?
关键是父母要要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父母养成积极思维,鼓励孩子迎接挑战,努力寻找证据支撑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积极思维。
很多家长特别看重学业成绩,一着急就给孩子报补习班,试图不断用知识把孩子大脑这个“篮子”装满,发现孩子成绩出问题就抓狂。
而秉持积极教育理念的父母则着眼于长远,倾向于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暂时的,因此会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找原因想办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它就像树的根须,根须健康、发达并且扎得深,学业成绩就会自然而然获得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