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图灵——仍然是如谜一般的人,尽管读完安德鲁·霍奇斯写的传记依旧如此。是作者想要全景式的展开,还是囫囵吞枣式的读下去导致仍有许多不解。
散点太多,不想从他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对数学、生物学、电学、量子力学、哲学、计算机发展所达到的造诣来说明什么,只想尝试从图灵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图灵对待这个世界是区别的选择性的对待。于他而言,真理、逻辑规律才是最重要的,而至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名声地位却选择性的忽略。正如他将计算机看成是分为物理实体和逻辑程序,为了类比而把人也看为物理实体和逻辑实体(突然发觉从这种角度来看蛮有意思的),尝试将思维灵魂一层层剥开也看做逻辑实体,但其实他并没有完全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智能机器与人的界限从完全逻辑化程序化的角度去理解却仍旧存在疑点。说这点的目的并不在于智能与人的关系,而是图灵本身的思想自带矛盾性。在一方面逃避这个世界的时候,另一面却不得不面对这个世界。在他尝试与世隔绝,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去说明生物的逻辑,去找寻解开密码的规律,也许这样就不用面对他那羞涩不擅长的沟通,然而这一切却不得不与外界产生联系。也许在他看来对任何真理的探索或将理论作用于实践只需要一步步设计好的步骤就行,却由于无法有效的沟通,以及忽视种种社会因素,导致很多结果并非如他所想。正如机器可以随一步步的程序化产生许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无法解释将情绪、灵魂等非理性化智能应用于设计好的机器步骤的矛盾。
有人说他是纯洁的灵魂、正直,基本都貌似偏向于解释为褒义,而我所理解的却是来自于他自幼对真理的执着,对于实物本质认识的思维方式,导致对于其他人、其他非必要事务的直接忽视,进而产生孤立孤独的境地。而于他而言,忽视是必要的,孤独随之而来却并非他想要。他不在乎大多数人对他外在形象、怪异的行为方式的看法,却还是在乎部分的荣誉,部分人在某些方面对他的认同;他也不想要改变这个世界,改变其他人的行为方式,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却仍想要去向其他人解释这个世界,同时也在尝试稍微的改变自己。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他是伟大的,也是聪明的,从本质、简单着手解决问题,并类推至各个方面;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是普通的平凡的,尽管作为一个同性恋,一个自由主义者,行为可能让许多人不能理解,却有许多人都有的归属感,认同感,这是无论他如何也逃避不了、掩饰不了的。
写着写着发现开始的如谜一般的他也渐渐解开,而最后他突然的离去仍然是未解之谜,是自杀或者偶然,至少从这本书难以推出,不过我想偶然的可能性更大吧,至少找不到自杀的充分理由。最后附上几张图片,海军密机,图灵炸弹机,图灵机示意图,还有英国版的早期计算机,还是蛮有意思能够勉强理解的东西,至于那篇《可计算数》论文,全英文版三十多页估计是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