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翻了翻《入学早知道》这本书,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主编的,这本书属于入学成熟水平系列。每年四五月份,家长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是否该升小学。因为真正进了小学以后,很多孩子出现了适应困难,不喜欢上学,老师反映孩子不会听讲、坐不住、跑神、粗心马虎。作者的观点是因为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了。也许他的生理年龄已经到了,但真正的入学成熟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的。一般的孩子生理年龄和他的生理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是同步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入学的时候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作者在做行政工作的时候有机会跟踪该校持续10多年的入学测验(瑞文推理能力测验),孩子的得分差异很大,低的不到10分,这些起跑缓慢的孩子因为开始的时候慢,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沦为陪读。以前还有留级制度,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但是现在取消留级制度后,孩子一旦起跑失败,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一个翻转机会,那预示着终身的拼命追赶,甚至终身的失败。
一般如果家长能够有基本的教育理念的话,那么可能就不太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而反之,如果家长没有这些教育理念,稀里糊涂的让孩子上了学,等发现落后的时候,也基本不会有好的办法来扭转,除非他下定决心参加学习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去年烜瑞上小学也能够报上名,但是,我感觉他的很多方面还是不足的,男孩比女孩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社会适应方面,都要晚两年的时间,我家的在男孩里面也有点弱,所以就没有着急给他上学,而是读了一年学堂做一个过渡。那这一年其实对孩子来说差别很大的,甚至几个月对孩子的意义都非同寻常。首先个子长高了,真正的感觉到像一个小学生了。然后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知道回来以后先把作业完成。开始的时候,他有的时候对作业任务有畏难的情绪,现在慢慢知道要战胜不应该出现的恐惧心理,一步一步的把作业完成。最重要的是与同伴的交往当中,提升了人际交往水平。读幼儿园的时候他年龄偏小,一个人默默无闻呢,也不捣乱,跟其他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冲突。上学堂以后,放学有的时候也不想走,在学堂继续玩,小朋友的交往多了,经常感到别人搞他,很委屈。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更多的是在他自己的努力调整下,在小朋友们一会儿甜蜜的像蜜月期、一会儿又有矛盾和嫌隙的交替反复当中,慢慢接纳了,很多东西,感觉到有了不小的进步。我觉得也是在小学入学之前应该做的准备。
如果孩子年龄有点偏小,尤其是感觉成熟度方面不足,尤其是男孩子,不要着急提前给他上学。今天听了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有爱的周老师在明德馆讲幼小衔接,她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而且她认为无论男孩和女孩都不要提前上,她接触的提前上的孩子当中成功的少,失败的太多。尤其她近距离接触科大少年班的这些孩子,全程跟踪他们,甚至他们下一代的成长,即使孩子能聪明如他们能考入少年班,但是能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不多,有些年龄很小的孩子进入少年班,甚至成人以后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不说是悲剧。
这里再跟大家分析一下,勉强报上名的孩子实际小多少。比如说我家孩子10月份,看起来比入学年龄也就差一个多月,但是你要知道孩子年龄的中位数是在三月份,所以其实比平均的孩子是要晚半年多的,不只是一个月,只是跟9月份的孩子相比晚一个月,这个差别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