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为辩论发展设计了NGO曲线商业化
现在辩论组织和社会组织形态最接近的方式就是NGO,即公益组织。两者之间无论从公益角度理念上,还是志愿者结构组织架构上,或者是盈利并非首要目标上都很相似,这个模式对于现有组织和行业来说理念上最容易实现
曾经,公益组织一直靠第三方行业进行支持,然而随着公益组织不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发现公益组织想长久健康发展,一定要想办法自己造血,不能依靠别人输血,实现财务的独立。
首先对于议题设置要有战略眼光,并且联合政府的放长线模式有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被政府注意,却又不得不依靠政府力量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荒漠化治理问题,一个普通的辩论赛结束就结束了,除了对于评委的抱怨,对于赛事的讨论不会说明再有什么讨论,这样的比赛再怎么依靠社会捐赠也没戏,这时就需要将自己的议题和政府需求相结合,寻求一个曲线商业的道路。以刚才荒漠化防治的难题,为例我们可以在问题讨论结束之后,把自己的最终的结论通过媒体向外发生,同时结合政府需要宣传荒漠化的需求,同期开展衍生论坛,让结论有意义,有实用,从而依靠自身和政府的力量,完成自行造血的模式。(目前的环保杯汽车杯禁毒杯就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但是做的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依靠名人效应。例如雅诗兰黛发起的粉红丝带项目,只要你购买了一个雅诗兰黛产品,就为公益事业捐出了一些钱。在目前的辩论圈,有那么多大V,马薇薇,黄执中,蒋昌建,胡渐彪,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讨论和公共事业挂钩,并让行动落地,是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最后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有这么一个公益网站,他将英文词汇测验和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跨国集团的品牌推广集合在一起。作为用户,只要点击几次鼠标,每答对一道题就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捐出10粒大米。做题和捐大米是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到今天这个网站已经为世界饥饿的人们捐赠了数百亿粒大米,为什么可以成功? 我想是因为网站寓教于乐的有趣设计,还有提供简单易行做善事帮助他人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把辩论进行植入,用文字问答游戏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议题,了解辩论
总结一下,联合政府讨论社会性议题、通过讨论帮助项目落地,借助名人效应和公共事业挂钩将是NGO曲线商业化的三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