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外孙被奶奶接走,我边收拾家务,听新闻、听李蕾讲经典,打开头条视频,有缘看到麦家老师的一个演讲视频,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我在2022年曾经读过他的《人生海海》,非常喜欢。开始认真收看收听视频。
稳重、浑厚、一字一顿的声音和语速,有情感、接地气。站在讲台上,麦家老师的开场白,瞬间打动了我,他说,说实在的,他不想来这里演讲,他抗拒来,他觉得一个作家冒充什么明星,还演讲?都不是正经事。他听灯泡里的钨丝曾经说过:“当它特别明亮的时候,也就特别可能爆掉,而彻底地坠落黑底。”所以哪怕是真的明星,他也不想当,何况是冒充。可是鼓动他来的人说:什么明星啊,这不是明星的天空,这是凡星的天空。还给他大致拟了一个思路——讲什么,他觉得让他讲的东西很真实。他说,其实真实的东西你不讲它也在那儿,他想还是来讲一讲吧,权当是给自己长长记性。
麦家老师接着说,了解他的人,应该知道他喜欢写作,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写作并不喜欢他,跟他差不多年纪的甚至同龄的像苏童、格非已经扬名天下的时候,他还在被编辑不停地退稿,他的第一本书《解密》曾经被退过17次稿。他说,就是因为编辑们不停地退稿,在这种备受打击的过程中,《解密》像打铁一样被打好了。
过去了那么多年,他还清晰地记得写《解密》的情景:那是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麦老师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大部分同学为即将毕业的离校而忙忙碌碌,而他却发神经似地坐下来准备写一个大东西,这种不合时宜的鲁莽的举动,似乎暗示着他将付出成倍的时间,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要用11年来计,11年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11年就是他的全部青春。
麦老师觉得《解密》就像一个“作女” ,让他喝够了被“作死”的苦水。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也就20万字,可他删掉的字数得有4个20万,因为他一直在不断地推翻重写修改。因为写得太苦了,简直让他受尽折磨,他多次想和它分手,但分不了,因为它在他心中长得太深了,就像一棵大树盘根错节,他已经无法让它死,即使拦腰砍断,来年它照样会冒出新绿,不屈服于死。
就这样,《解密》生生死死、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它的步履非常蹒跚,也难堪。期间他曾无数次地骂自己,怎么那么笨,那么没用、那么可怜,以致全部青春都几乎要为它报废掉。当他终于完稿后,他又深情地抱了自己,因为他完成的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他人生的一次逆袭,一次攀登,一次照亮。
在写《解密》的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他性格里的优点和他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缺点,都被无限地放大了,也被他最深地体会到了。那时候他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变得日日新、天天快的时候,他要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当众人都一路在往前冲杀的时候,他要独自靠边,以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当一切都变得声色犬马、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他要安于一个角落,孤独地和寂寞战斗。
这不是他一时兴起的念想,而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认定和誓言。然而很遗憾,麦老师说,没有守住自己,他一度迷失了自己。他说,这个时代容易让人迷失,这个时代崇拜速度,崇拜欲望,每个人的欲望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地绽放。
他说他用十余年时间来写一部作品,像坐船去伦敦一样傻,他至今没有微信,这也成了一件比什么都叫人新奇的事情,为此,他受到各种夸奖和嘲笑,夸奖和嘲笑都是因为他失去了速度和欲望。
是的,人们迷恋速度,却放弃、丢失了许多人生的常数和公理,真情被假意取代,公理被功利颠覆,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
麦老师说,他不是圣人,他像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守不住欲望之门。随着电视剧《暗算》的热播和电影《风声》的爆款,他被捧为所谓的“谍战之父”,出版商、制片人纷纷抱着钱找上门,守着他的稿子,那个时候,他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誓言。
麦老师说,人们无法想象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时间,他写了多少东西——100多集的电视剧,还有两部“分上下卷”的大部头长篇小说,累计字数将近300万字。
麦老师说,这不是他,这不是过去的他,也不是那个过去坐船去伦敦的那个他。他变了,变得超级自信,牛气冲天,这不是真的他。他说,他不属于那种才思敏捷的,他属于苦思冥想的,缓慢是他成功的捷径。但是那个时候的他,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几部作品都乏善可陈,甚至出现了很多恶评。
他说,他在最好的年华,没有抓住有利的时机趁势而上,而是一路下探,羽毛掉了一地,他说他不应该这样。
他在真诚地剖析自己,他说,可他就成了这样,他做了这个时代的俘虏,在名利和诱惑面前乱了套,他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了。
人啊,塑造自己很难,毁掉却很容易,有时只需要别人一个暗示、一个眼神。
人本身是有自重的,欲望是人们最大的自重,人们迷恋速度是因为欲望深重,但能怪时代?天总是要下雨,河水总是会遇到洪流,事实上在湍急的河流当中,逆流而行的人大有人在。他说他被裹挟着卷走了,终归不是自己了,终归是自己不够坚强,不够强大。
麦家老师说,既然是自己的问题,那就改变自己,但改变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那几年他也未必一直都那么亢奋,他也经常有冷静反思的时候,但是力度不够,积重难返。
很多大是大非的转折,它其实是需要一些外力和契机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