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成诗五十载 惟忆陇州知青梦(三)

1968年11月 ,我们一行十位西安知青来到陕西省陇县的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插队。一晃五十年过去了 ,有些事忘了 ,有些却总也忘不了。

来计

来计姓郑,是我们在农村时的第二任队长,他长的是人高马大,膀大腰园,四方阔脸,隆鼻厚眉,就像从兵马俑中走出来的关中大汉。来计是入赘到这个村的,他的岳父会点木匠活,家境较好。来计说话高腔粗嗓,在村子这头一喊 ,那头都能听见。每天早晨站在村道上给村民们派活,指手画脚,骂骂咧咧,挺有气派。也怪,人们还就听他的,因为他是个好队长。

来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力气过人,有村民说他能扭住腱子牛的牴角将牛摔倒,这没见过;倒是见过他双臂一展,把一只半岁大的小牛犊的四蹄拢住,轻松抱起。

来计担水很独特,手从不扶扁担和水桶,而是双手交叉抄在衣袖里,一对木桶象玩具一样挂在扁担上随着他的步伐摆动。当年挑一担水有二里路,肩膀酸了就要换肩,来计换肩更绝,双手照样插在袖筒里;只须左肩一耸,右肩一耸,扁担就换过来了。

来计有一双大号高腰雨靴,是村里的独一份,一到下雨就穿出来。那年头,一下雨,遍地都是半尺厚的泥泞;来计就踏着他那双大雨靴,在村里走来走去,煞是威风。

刚下乡时,知青房还没盖好,知青们都住农民家。四个女知青就住他家的三间厢房,一间有炕,住人,一间作灶房,中间的过堂放杂物。最初的插队生活就是从这开始的。来计一家对知青是关爱有加,柴米油盐,尽心相助。五十年过去了,今天想来,还是历历在目。

前年回队上时,没见到他,听说已按生态扶贫政策迁到山下了。据锁才(我们队的文化人,当年的大队会计)说,当年队上和我们年纪相当的现在还活着的只剩六个人了。

嗑麻籽

那个年头,阶级斗争抓的紧,政治口号满天飞。小小的山村生产队也是天天开会,夜夜运动。那时的规矩是先开会,后记工分。每天晚上不是传达中央文件,就是学习两报一刊社论。要不就是斗私批修,没完没了,天天整的人精疲力尽。

每逢开会时,男人家吸旱烟,妇人家纳鞋底。不吸烟不纳鞋底的干什么?他们呀——嗑麻籽。麻籽其实是一种称为大麻的经济作物结的籽,比绿豆小,比油菜籽大,呈三棱形状,灰黑色,很不起眼。这里说的大麻不是今天所说的麻醉品毒品,而是一种经济作物 ,类似亚麻,纤维长,可编麻袋拧麻绳。麻籽也可榨油,就是麻籽油,因产量低,吃的人少,知道的人也很少。麻籽太小,嗑起来要有技术;扔进嘴后,用舌尖顶住,用牙轻轻咬开,一吸,籽粒就出来了。说起来简单,真想吃,得练一会才行。

麻籽的粒太小 不好嗑,味道微苦微涩,远不及西瓜子和葵瓜子好吃。今天再不会有人去嗑麻籽了,然而在哪个极度贫瘠的年代,这已是村民们能吃到的最好的零食了。

草木灰

馒头是北方农村的主食,家家户户天天都离不开。一般蒸馒头是先发酵,再用碱来中和酸碱度,这样蒸的馒头才好吃。当年只有城镇居民才能买到食用碱,而且还是凭票供应。农民怎么办?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农村用的柴火灶,灶坑里有大量烧柴剩下的草木灰;只须把草木灰用水浸泡,淀出来的清水就可用来代替食用碱了,用它来揉面,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白,微酸带甜,十分入口。这其实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缩影;当年的农耕人家,即便脱离商业社会,也能生存。

贴饼子

有次电视上看到天津名吃“熬小鱼贴饼子”,一下子引起我的回忆;贴饼子,在农村插队时不是经常吃吗,只不过,不是熬小鱼而是熬苞谷糁子贴玉米饼子。北方农村一到冬天就是杂粮的天下,几乎天天吃杂粮;玉米、高粮、小米等。玉米是最主要的杂粮,吃的最多,玉米怎么做都不好吃,只有一样吃法最受欢迎;那就是贴饼子。

农村家家用柴火灶大铁锅,而且锅特大,刚去时不理解,时间一长,就明白了。像这贴饼子就得要大锅。到秋收时节,新鲜玉米下来了,大锅底下先熬苞谷糁子,快熟时再把和好的玉米面揉成团,使劲拍在锅的上沿,这一拍就贴上了,等锅沿贴满了 ,盖上锅盖捂几分钟就好了。再揭开锅盖时,随着糜漫蒸汽的是扑鼻的香气。这贴出来的玉米饼其实是连烤带蒸作熟的;一面金黄焦脆,一面绵软濡糯。既有那种甜丝丝的玉米香味又有象锅巴一样的糊焦香味,由不得让人食欲大开,那时,只要一做贴饼子总是不够吃。

五十年过去了,这种大铁锅贴出来的玉米饼子再也没吃过,但这种独特的香味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

絻裆裤

当年山区农民几乎无一例外的穿一种叫“絻裆裤”的黑色外裤,这裤子腰很长。穿进去一提溜,可达胸部,在前边一絻,再用根长布条或麻绳一系,就是腰带。两个裤脚口再用布条一扎,这一冬就什么都不怕了。絻裆裤因为没有开口,又絮了厚厚的棉花,很保暖,穿脱方便。

那个年代,不管大人孩子,所穿的衣服都是妇女们用家织家染的土布手工缝制的。下身男女都是肥腰絻裆裤,扎一根布条做腰带。上身是黑绵袄,男人对襟,女人右出大襟。

絻裆裤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好看,知青刚下乡时看到农民穿的肥大臃肿的絻裆裤总想笑,就像看到几百年前的人一样。

絻裆裤是用家织土布自己染成黑色的 ,怎么染?方法不简单,就是先把刚采的青核桃皮捣碎加水放锅里煮开,再把白胚布放进去一起煮。煮完还有一道重要工序,就是把煮过的布胚埋到涝池里挖出的淤泥里,几天后,捞出洗净,就是染好的黑布了。据说,这样染的布色泽亮,而且不褪色。

养猪

我们知青点在农村时养过两头猪,第一只猪没经验,猪肥了正值夏天,农民告诉我们说不能再养了,再养就要多耗费饲养,赶快杀了吧。杀了以后,无法保鲜,一头肥猪一百多斤肉,一下子跟本吃不完。想了好多办法 ,也试过腌和薰,都不行。只好先给全村每户送一大碗炖猪头肉,雪脖和下水。我们自己也变着法的吃,最后还是有些变质,没办法就到处送人。

养第二头猪时就有经验了,等夏收以后再买克朗猪,又叫架子猪,几个月催肥后,正好赶上春节 ,而且冬天好存好放。这年春节,每个知青都提着十几斤肉回家 ,而且是自己养的猪啊,别提多高兴了。

皂角树

在村子的最高处,有棵老皂角树,说不清有几百年了,反正得俩三个人才能抱起来。这棵树对小山村很重要,不仅因为它年代久远,高大挺拔,更重要的是树上结皂角。皂角在农村,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山区,扮演着肥皂的角色,其实不仅肥皂,连洗衣粉、洗头膏、沐浴露的功能都代替了。

等到皂角成熟时,村妇们会把皂角结的豆荚采回家,需洗衣服时拿出来。先用石头或木棒把皂角砸开,剥去外皮,去掉内核,再砸碎,就会有粘液流出,用水一泡,就成肥皂水了。

有些懒人干脆把皂角和衣服裹在一起在石板上用棒槌敲打,也能洗干净。

前年回队上才知道,那棵老皂角树早已被伐了。后来又长了一棵,也已根繁叶茂,但皂角却无人采了。用皂角洗衣服 、洗头、洗澡不化钱,纯天然无污染。可人们还是放弃了它,而选择了石油和煤炭合成的化学洗涤剂,真叫人不得其解。

共产主义

小时候很向往共产主义,58年大跃进的时候有一个口号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总以为某天早晨醒来就进入共产主义了,就有吃有喝,就想什么有什么。大了以后才知道,共产主义还很遥远很遥远。

谁想到,插队后,在知青点里(又叫集体户)还体验了一把共产主义,我们当时称之为“原始共产主义”。

文革时期的中国大地刮的是共产风,集体生产集体分配。生产队实行的是工分制;当时我们这样的山村,男劳力每天最高工分是十分,女劳力最高分是六分。尽管女知青比当地女社员干活要强的多,但工分最多也只给计六分。知青点是集体住宿集体开伙,每天要留一个人在家做饭,开始是男女轮流,慢慢就觉得不对啦。男劳力工分高,在家做饭划不来,后来就改成,女生轮流做饭,这样集体户就可以多挣工分。到年底决算怎么办?我们就採取最简单的办法,平均分配,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就由此而来。当时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山区,工分值很低 ,辛苦劳作一天只值几毛钱。年终结算,除去口粮,就剩不下几个钱啦,平均不平均没啥区别,所以从来没人计较。

这法子还真不错,符合男女有别的自然法则。现在想起来,还真得感谢我们队上的几位女同学;她们心灵手巧,耐心细致,每天做饭的女同学要担水劈柴,养鸡喂猪,还要变着法子改善伙食,让下工回来的同学都有热汤热饭等着。

正因如此,同学们很团结,没什么分家分灶的事,几年里伙食一直不错,,生活上没受什么苦,而这份在一个锅里搅稠稀的情谊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后记

回忆山村插队生活的小杂文终于写完了,一桩心事也就了啦。今年是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仅以这24篇小杂文表达自己对那段生活的纪念。

一叶随风

2018.4.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