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我国网约车的市场渗透率在持续上升。2021年12月,全国共有6.8亿个网约车订单,比11月份上涨了9.3%。要知道,在互联网流量见顶、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网约车市场的增速是很让人眼红的。目前网约车用户数约4亿人,只占全国10亿网民的40%,提升空间还很大。
网约车市场除了增速快,还有一个数据把我吓了一跳。你可以猜猜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有多少家?50家?100家?都不对。一共258家。我平时还算关注这个行业,但能叫得出名字的网约车平台也就一二十家。没有想到,全国竟然有250多家网约车平台。而且其中有不少已经上规模的公司,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就有17家。
在我们印象中,网约车是一个垄断市场,滴滴最高时占了约90%的市场份额。按理说,这么高的市场集中度下,不应该出现这么多竞争对手。当然,你肯定会想到,滴滴在去年7月份因为违规,APP被下架,不能获得新客户。是不是这样才给了大批新玩家入场的机会呢?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在滴滴被下架之前,也就是2021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了236家网约车平台。算下来,2021年下半年只新增了22家平台,其他玩家是早就入场了的。
你看,如果回到2021年上半年的网约车市场格局,一方面是滴滴高度垄断,另一方面市场上又同时存在着200多个中小玩家,这就非常奇怪,不符合我们的常识。通常的互联网行业规律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就像微信之于即时通讯社交媒体;或者顶多是两三家寡头竞争,像抖音和快手、美团和饿了么。很难想象有两三百家短视频平台,或者两三百家外卖平台同时存在,很多还活得不错。
怎么解释这种格局呢?前面说的这几家,看上去都是行业垄断巨头,但它们拥有的规模效应是不一样的。美团的二号人物、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清华大学讲互联网产品课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个分析框架。他说,具有规模效应的生意,增长曲线分三种。
第一种是指数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向上弯的曲线,速度越来越快。最典型的就是社交媒体,像微信、脸书。这种模式之所以能指数增长,是因为它除了有规模效应,还有网络效应,就是每增加一个新用户,都会为其他用户带来正向收益;用的人越多,每个人的体验越好。
这是一种典型的赢者通吃模式,当一个平台率先突破用户临界点之后,就会和跟随者快速拉开差距。最后,市场只会剩下唯一一个玩家。其他想要进来的人,不可能与行业老大进行正面竞争。有一年,多闪、马桶MT、聊天宝等新应用集体围攻微信,但没有人成功。
最后跑出来的,像脉脉、陌陌等等,是走小众的差异化路线,它们并不对微信构成竞争,用这些社交APP的人还是会用微信。而且,同样是做社交媒体,熟人社交的黏性大过陌生人社交,同等起跑线下,一定是熟人社交增长更快。不管是微信还是脸书,都是靠熟人社交起来的。
第二种是线性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电商模式,像淘宝、拼多多。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不一样,它具有“双边网络”,一方是卖家网络,一方是买家网络。这个网络效应很有意思,卖家越多、买家的体验越好;买家越多、卖家的体验也越好。但是,卖家和卖家之间有竞争关系,而买家和买家之间没有什么交集。每增加一个买家,对其他买家的体验既不加分也不减分。
这就意味着,电商虽然也有网络效应,但效果是打折的,威力没有社交媒体那么大,不能阻止其他竞争对手的涌入。所以,淘宝阻止不了拼多多做大,拼多多也阻止不了抖音、快手挤进来抢蛋糕。
第三种是对数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向下弯的曲线,速度越来越慢。最典型的就是网约车和外卖。这两种生意模式也是双边网络,但用户之间的竞争性非常强,这种关系叫做“同边负向竞争”。一个时段同时打车的人多了,你就打不到车或者得加价打车;每新增一个打车用户,对其他打车用户的体验是减分的。司机也是一样,一个单子被别的司机抢走了你就没有了。按系统论的说法,这种生意模式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调节回路”,拉慢自身的增长。
一旦用户的体验不好了,如果同时他的转移成本又很低,不涉及社交关系和网络资产的搬迁,那么用户就可以一键切换。就像我,如果用滴滴叫不到车,马上关掉滴滴打开首汽。这就是为什么,滴滴在中国市场占有了绝对优势,但没办法形成绝对垄断,不断有新玩家涌入。优步在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用户经常在优步和另一家打车平台Lyft之间来回切换,司机也跳来跳去,哪家给的补贴高就去哪家。
外卖业务的情况和网约车相似,也存在“同边负向竞争”,不过竞争程度稍轻一些,一家餐馆可以同时出很多份餐,配送员也可以拼单,不像网约车那样是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但外卖平台同样做不到赢者通吃,进入到具体的城市和具体的区域,还得靠地面巷战。
总之,如果你创业,要先判断一下将要进入的那个市场,是指数增长、线性增长,还是对数增长。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打法。王慧文说,规模效应就是商业世界里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你做商业判断的一个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