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八·二】
雍正癸丑,余年十八,受知于吾乡总督程公元章,送入万松书院肄业。其时掌教者为杨文叔先生,讳绳武,癸巳翰林,丰才博学,蒙有国士之知。后掌教钟山,而余适宰江宁,时时过从。先生归道山后,音问遂绝,今五十年矣。甲寅春,其孙仪吉孝廉以诗一册见示。读之,细腻工整,不愧家风,叹德门之有后。《诸葛墓》云:“沔水东流绕定军,秋风遥拜卧龙坟。大星磊落沦荒土,八阵纵横隔暮云。共说公才真十倍,可怜天意竟三分。凭高欲下沾襟泪,筹笔楼高日又曛。”《旅思》云:“十度月圆犹作客,一年秋到倍思家。”《吊刘司户》云:“宦寺岂容操国柄?文章原不重科名。”《落第出都》云:“葵藿但知倾晓日,芙蓉何敢怨秋风?”孝廉名一鸿。
雍正癸丑,雍正十一年,1733年。
程元章,(1683年—1763年),字冠文,号坦斋,祖籍登封,明末,移居上蔡,康熙六十年探花,任翰林院编修。雍正四年福建学政,后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七年任浙江布政使,十年提升浙江总督并兼管巡抚并两浙盐政事务。乾隆元年,奉诏回京,补授漕运总督,代礼部侍郎,后调补吏部左侍郎,兵部侍郎。归故里后,从事书法和著作,他的书法融苏、黄、米 、蔡各家之长,独创一体,著有《溯落堂诗文集》。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缘凤凰山万松岭,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是明清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文人汇集之地。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袁枚也曾在此就读。
杨绳武,字文叔。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父艰归,遂不出。主讲江宁、杭州书院,甄拔多知名。有《古柏轩集》。
归道山,死亡的意思。归,意思是去。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宋·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和陶诗》:“世传端明(苏轼)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