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巴曲花精的初期,都會逐一的去認識38種花精,透過每一種花精代表的負面情緒特質去認識她們。
通常,包括我自己,在這個階段,看到每一個花精的負面特質,都會找到一個自己認識的人來對號入座。
親人、朋友、失聯已久的同學,早就不相往來的同事、甚至可能連已經入土為安的長輩都被我們請出來貼過標籤。心裡為自己可以找到這些標籤暗自高興,終於可以在心裡將他們列管。
「他以前就是這麼強勢,葡萄藤太適合他了!」「石楠喋喋不休、自我中心,不就是在說她嗎?」「他愛說大話,實際沒做成什麼事,都在作夢,應該給他鐵線蓮!」
如此這般,不知道在心裡為眾親友開過多少處方了。隨著花精種類越學越多,心裡更加想著,如果他們都能用花精改變自己的話,應該不錯。
我們會慣性將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看到別人的問題,期待別人的改變。
感謝他們的存在,促成了我們的學習。
我們與每個人之間,不都是因為各自的小宇宙交會而使得邊際更加擴大無窮嗎?
然而再繼續學習下去,便會發現,我們從來沒有辦法藉由外力真正去改變別人。
所有人的改變,一定要從他們自己的內心開始。
太太要求老公不抽菸,儘管他嘴上答應,卻從來難以真正成功過,只有他在某個時機點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到抽煙已經不再是他想做的事了,從這時起,他已不需戒菸,因為他從心裡把菸去掉,沒有菸可以戒了。
想藉由外在的推銷、哄騙、壓迫、恐嚇,企求別人的改變,都是緣木求魚,也許有一時之效,但不是真正的醒覺。不斷聚焦在別人身上,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心理負擔。
我們可以做的,是回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能量調整好,把自己失衡的情緒拉回來,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我們眼所見、身所處的世界,無一不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在別人身上看見的令我們討厭的缺點,也是我們自己要處理的部分。
討厭別人的急躁,可能因為我們無法接受自己內心有急躁的那一部份。
討厭別人的愚笨,可能因為我們很想被別人認為是聰明的。
討厭別人的懶惰,可能因為我們一直想擺脫那一部份的自己。
討厭別人的嫉妒,可能因為我們很難放心地去愛自己和他人。
討厭別人的緩慢,可能因為我們害怕回到那樣的自己。
內心還有的這些討厭,一旦在別人身上看見,會引起共鳴,心裡會不舒服。
巴注意力拉回來自己身上,處理好這些情緒。藉由花精的能量,讓自己充飽,像一顆小太陽。
比起硬要旅人脫下外衣的北風,太陽的暖力不是更加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