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做个检讨,上一周偷懒,旷了七天的拳,看着微信群内每天的签到表,感觉非常惭愧,在此督促自己要坚持练拳。
由于空摆了一周,没有站桩、没有松骨操,拣起来肯定得花不少功夫。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找教室的路上还迷了路。。。
今天是一位新同门在带领,可能略紧张,松骨操、正功推得有点快。这段时间来,前前后后已经被不同同门带领过,发现尽管步骤、动作都一样,但是由于性格、练拳的习惯不同,每个人带领的感受很一样。比如性格细腻的同门,带领练拳的时候会非常细心地观察每个学员的动作,并且相同动作会重复很多次并在关键点提醒要领;性格粗放点的同门,相对就推进得比较快,学员动作一直不得要领会抓耳挠腮地给你解释。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同样一套拳,不同师傅打出来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感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节的处理,起承转合的节奏。由此看来,人的性格不仅能够通过字迹体现,还可以通过“拳风”来观察。
话说回来,由于一周没有练拳,腿部力量也许没有减弱但至少肯定没有增强,但是我发现不论是做斜飞还是单边,腿部的力量貌似不再是个障碍了。尽管腿该酸还是酸,该打颤还是打颤,不过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待我把套拳的起势学完,我才感知到腿部肌肉有酸胀感。突然,意识到前期的练习在今天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突破——耐受力增强了,疼痛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上一篇练拳日记里,我意识到腿部肌肉的酸痛是制约我完成动作的一个障碍,但是今天这个障碍在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下被我破了一个小洞。尽管腿部肌肉仍然是我进阶的一个障碍,由于耐受力的提高,这个障碍变弱了。
最近有本书特别火,叫做《刻意练习》。按照我的理解,刻意练习区别于放松休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过程是痛苦的,后者的过程是轻松愉悦的。比如同样是踢球,球员进行专项的练习和我们日常踢野球的目标感和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从零基础到初级阶段刻意练习的过程是注定要经历痛苦的,而坚持一段时间,挺过肌肉不适应的阶段,我们就会培养起相应的耐受力,这种耐受力会帮助我们在进阶的路上走下去。当然,下个阶段会有下个阶段的痛苦等着我们,让痛苦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