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长廊是一个令人舒适和产生美感的地方。
记得当年在北京读书,喜欢没事就去颐和园。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的颐和园长廊,是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从邀月门到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经过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如同走过人间的春夏秋冬四季。长廊全长728米,分成273间,共有548根柱子,一路上建筑精美、曲折多变、雕梁画栋,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有山水画、花鸟画,还有各种祥瑞图案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颐和园长廊是一条五光十色的文化画廊。慢慢走着,悠然抬头,品味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上轻轻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记得路过江南时,那些古镇也有着柔情似水、弯弯绕绕的长廓。沿河而居的人家,用一根根圆木柱子撑起黑色的瓦棚,缓缓倾斜的姿式长达千余米,如一曲悠长的曲子,时而高扬层叠,时而低回绵延,长长的廊棚,如此蜿蜒起伏而又和谐统一。古朴的木质建筑重重叠叠,鳞次的墙檐泛射着暗涩的光,走在这样的临水廊棚,目光停留在雕栏的木格子上,轻抚着朱颜犹存的斑驳痕迹,思绪如缕缕烟花,缠缠绵绵弥散在那些似水的流年里。
廊棚内,有薄薄阳光透过,恍在时空的隧道里行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心跳和那怀旧的情结在隐隐轻蹑,一时间,恍若隔世。廊棚外,绿波轻漾,临水映人,轻舟柔橹,如梦如幻。如果是雨天,水乡桥洞,乌篷波上,丝丝烟雨,袅袅薄雾,告诉你什么叫水墨江南。置身其间,那廊,那角,那巷,那船,那茶香,那水声,让人不知是真是幻。恍惚间,似见一位清雅的女子倚栏而立,听风照水,正用眸光丈量这诗画般的灵秀卓然。
喜欢中国庭园中的长廊,临水傍山,蜿蜒曲折。穿过彩带一般的长廊,四面风景尽收眼底。有园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有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褐色深沉的门楣,镂空雕花的轩窗,曲径通幽的长廊,飞檐、青砖、石阶,这就是深沉婉约的中国古典美。行走在石砖铺就的长廊间,两旁掠过青青翠竹、苍苍松柏,浓荫蔽日的银杏,古木参天的香樟,兰草的香在风中肆意飘散,伴着墙头漫生的青藤与檐下火红的榴花,庄重严谨和轻盈散淡如此奇妙地共存于这弯弯的长廊之间。
走过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心情也像曲折流水,像风吹飞花,是一个起伏不定、充满想象的过程。在花木扶疏的长廊中绕来绕去,心事也在这里廻绕不止。长廊之画,最不乏生机,依时变,依天变,顺随自然,气韵悠长。春天,廊上的风的小脚步,踩著你午梦未醒的尾巴,一枝葱茏的藤蔓越了窗,从长廊或拱门里压下一簇簇盛开的玉兰。夏天,长廊之中不知疲倦的鸣蝉昼夜长吟,正午的阳光从树梢下来,走在长廊的人,陷在一片白里,脸上掠过细碎的蔷薇花影。如果是秋天夜晚,月光如一匹柔软银白的丝绸,抚慰着远处受伤的若即若离的笛声,月光潜行在廊壁或藤蔓之上,不惊扰暗处的稀疏虫鸣,还有在昏黄路灯下渐次展开的,一串孤独足音……
一条空旷的拱廊,揭示着
它的孤独
行行渐远了 而行行渐渺了
遗下 响 的日子
当你穿过我记忆的长廊
如果你发现有你的影子
请不要惊异
因为 你从未从我内心深处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