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琂琂讲绘本《好烫的水》,其中有一页内容如下:
“你看,咬人的小妖怪在这里呢!”大嘴蛙指着杯子里冒出的热气说。
有好几次看到这页时,琂琂就打断妈妈,指着画面上那只青蛙是谁,妈妈告诉他这是大嘴蛙,同样的问题他反复问,妈妈意识到琂琂还是有点疑惑,于是又补充说大嘴蛙是小脚鸭的好朋友,他俩经常在一起玩。
嗯,大嘴蛙,其实你也吓了我一跳,怪不得琂琂质疑呢。
原来,在这页之前的内容里,这个大嘴蛙就没有出现过,此处是它第一次出现,旁边也没有任何补充说明的文字,并且这页之后直到故事结束,这个大嘴蛙也没有再次现身。也就是说,这个大嘴蛙冷不丁地跳出来说了句话,又瞬间在故事里蒸发了,难怪会让人觉得突兀呢。再一想,其实这个大嘴蛙又是肩负着故事作者赋予的使命而来的,因而这个大嘴蛙生得何其伟大,死得如此突然。
而相比于《好烫的水》,绘本《排队啦》就注重铺垫和照应。故事里其中有一页写道:“从超市出来,小脚鸭和鸭妈妈来到了车站。大家都在排队等车,小脚鸭还遇到了小伙伴小老鼠。”
读了后面的内容就会明白,这时候出现小老鼠,看似无意提到,其实是为故事下一页讲到小脚鸭劝阻要插队上车的小老鼠这一情节做铺垫的。否则的话,这个小老鼠就如同上面的大嘴蛙一样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了。
因此,前面有铺垫,后面的故事情节就会显得自然合理。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卢望军老师教学《羚羊木雕》的片段:
师:写文章要讲究铺垫和映衬。可是文中有一句话却使我疑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前面并没有交代过下雨,这雨从哪儿来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修改文章的某些部分,给这场雨一个恰当的“出场”。
接下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最终提出了至少六种修改意见,卢老师进行了总结:
同学们,经过我们的修改,“雨”明明白白地登上了舞台,成为故事的布景,后面“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契诃夫说:“如果在第一幕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抢一定要响。”文章间的每一个细节都对情节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你还在其他的课文中看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后来举出了冯骥才《俗世奇人》前后照应的例子,在此基础上卢老师总结说:前有呼,后有应,前呼后应。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这样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优秀的老师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作品中的瑕疵化作鲜活的教学素材,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了铺垫和照应的作用。
我觉得,后面卢老师引用契诃夫的话,以及学生举《俗世奇人》里的例子,要是说得更明白一些,这属于表现手法中“伏笔”,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学生是这样说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泥人张鞋子底下的泥巴是有来源的,因为前面写道:“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除了学生提出来的之外,“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也为后文能捏顺手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海张五”埋下了伏笔。
而郑振铎的《猫》:“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凝望了。” 这两句话都为后文这只猫被冤枉埋下了伏笔。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也多处用到伏笔,暗示了爸爸已经经离开的事实。
由此看来,不论是看书还是为文,还是不要随便让“大嘴蛙”出来吓唬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