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秤、十个手指,饺子的数量、发烧的度数,一本书以现实中的细枝末节为切入点,向我们揭示了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泛黄的童年日记本、儿时记忆中的有趣事件,一本书以探究自身成长经历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人如何被兴趣驱动,成就自己的数学人生。运用手指头记忆乘法口诀、运用数和验证答案,一本书用神奇的运算窍门儿,向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让人脑洞大开的数学启蒙书——《妈妈教的数学》,孙路弘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男孩儿,双手揪拽着头发,皱着眉头、眯着眼睛、龇牙咧嘴,一副紧张、纠结、烦躁的样子,难道数学把孩子们难为成了这个样子?翻开书后,一种平易近人之感扑面而来,手指图标作为目录标引,标题内容亲切又接地气。“家里有一杆秤”“指尖上的数学”“粗心到底是什么”“发烧是多少度”“不会做题,只有三种可能”,每一个章节都是这么生动有趣的标题,单单翻看目录就给我们传达了一个理念,数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生活之中处处皆是数学。
这是一本既现身说法又推己及人的书。本书的作者孙路弘,从初中起就表现出优秀的数学能力,并立志要当数学老师。后来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授数学课,他在课堂上授业解惑的同时,还通过文字的形式介绍数学学习的方法。这本书正是作者对自己少年时家庭教育中数学启蒙的反思和总结。书中通过日记和回忆的方式还原了许多作者年少时有关数学的生活细节,比如妈妈让他收电费、让他数包好的饺子,比如自己遇到数学学习上的困难时,妈妈提供的有趣方法,比如妈妈怎么和他一起讨论卷子上的错题,如此等等,不禁让人感叹,作者的妈妈是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她把数学的理念和思维贯彻到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每一个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他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诸多的细节可以讨论,作者把自己幼年时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经历展示出来并不是出于炫耀,而在于作者想推己及人,挖掘偶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究认知的规律。就像作者所说“妈妈做的事情对她来说可能是无心的,但一定有可以寻找、挖掘出来的东西,符合儿童学习认知的规律。一定有这样的方法,我妈妈不过是偶然契合。找到了这样的方法并揭示出其背后的规律,复制人们想要的结果,也就能够控制好花朵的开放”。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在书中看到了作者的进一步探究,儿童认知的模式、儿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些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在书中都有提及,尽管很多地方都是轻描淡写,但是我们还是能管窥作者努力探索的精神。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探寻方法,这位热爱数学又教授数学的数学达人带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这是一本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蒙指导书。本书的作者是数学老师,带过小学的奥数班,接触过很多孩子学习数学的孩子,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因此书中探讨的很多问题都具有普遍性。孩子粗心到底是什么?应用题的关键难点在哪里?小学阶段做数学题会犯的五类常见错误,这些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每一位家长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而这本书探讨的方法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每一个章节中还专门列出了家长可以做的事。比如在孩子具备数数的能力之后,作者建议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倒着数数,然后跳着数数,然后有规律的数数,这样奇数偶数、等差数列等数学概念就会慢慢地渗透到孩子的思维之中。这种可以亲身实践的解决方案大大增加了本书的实用价值。
更为有趣的是这本书中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数学小窍门。这不仅对那些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们是非常新奇的,就是对那些经历了无数次考试的家长们来说也会觉得非常的惊奇,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比如用手指记录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一根手指轻轻一弯,结果就会一目了然,在你从头到尾亲身验证一遍之后,会觉得这个方法真是既简单又实用。还有用数和验证乘法结果的方法也非常简单,随便看一眼,简单一相加,就能迅速的验证多位数乘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简直是太牛了。这本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亮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家庭教育的根本并不在于温习和巩固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理论和知识,而在于激发和驱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就像书中所说“兴趣能够驱动执着,能够催生意志力,能够成就一生的事业”。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正是因为妈妈的智慧引领和深度陪伴直接激发了一个孩子执着一生的人生志趣。而能够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对一个人来说又是多么弥足珍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数学启蒙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