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长期主义,打造可迁移的能力
如何才能保持持续成长,又不内卷自己?成长并不是苦行僧式的修炼,而是为了达到自己定义的“理想状态”,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样的成长才是有意义的;
过去有句话很火: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听上去很励志,但生活的武艺何止十八般这么简单,千般万般,何时是个头?能力是为了创造生活的幸福感,而不是一种负担;
很多时候的低水平奋斗,又不自觉,是认为时间是“无限”的,把人生的时长默认设置到八十岁,所以并不那么在意当下的选择。
但事实是,每个人的时长有限,即使是努力成长,也要有所取舍。从原点到远点,清晰自己未来要去到的地方,未来交往的圈子,需要的核心能力,再综合评估自己能做的和想做的,打造可迁移的能力;
能力并不等于技能,总是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所以拼命打造自己的长板。为何不把眼界放高一点:为什么你一定是一块板,而不是木桶本身呢?
可迁移的能力,比如:设计规划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等,总体来说,多是关于成事的能力。
005 拥有强大的心力,不要被成功
无意义的争吵、被情绪所左右、过重的得失心理,都是自身心力不够强大的表现;这带来的失控感,会丧失很多生活的乐趣;
社会上有一套关于“成功”的评判标准,比如:有几套房、开什么车、在什么职位、被多少人认可等。因此带来的“搞钱文化”、“谄媚风气”、“攀比心理”。
存在即合理,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关键是:你不要“被成功”。有些事你实现了,带来了荣誉和金钱的正向反馈;有些事只有你自己能感受到喜悦,但对于个人的人生历程很重要;
内心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要为了世俗的评判辛苦奋斗了一辈子,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迷失了初心;一辈子过得值不值,只跟内在的喜悦程度有关;
心力提升是需要经历的,需要经历一些煎熬的事情,所谓“事上练”,过往做项目的过程中,体验了很多“不可完成的任务”,在一次次的惊险过关后,感受到心力的提升和情绪的稳定;
心力提升也是需要训练的,所以也很期待接下来参加田俊国老师的《心力训练营》,从专业的角度研究下心力的提升。
006 拥有一个高能量的圈子
人的进化始决定了人的底层基因就适合在群居环境中,身体和心理上都是这样适应的;但很多人的圈子,仅限于与工作或娱乐相关,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内在的滋养;
我认为好的圈子有几个特点:彼此能放松,不能只为利益(当然可以有利益);能跨圈或跨界,有差异化;开阔眼界,启发新的思维;
都有向上的追求,能彼此赋能;精神和身体都有所长成长(多少带点运动属性);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成员,能有点默契更好;不要太严肃,愉悦的氛围很重要......
这样的圈子里不需要太多的人,10个人左右即可,现在社交太方便,以至于泛泛而交的“朋友”很多,但始终感觉还是一个人。
不要做一个悲情的孤勇者,讲得通俗点,叫:一起来,更精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