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第一次在微信群听《说话改变世界》Tom老师的课程分享,根据个人笔记和理解,将内容总结如下:
本次课程tom老师共分享三个问题解答。
一、会员问题:什么时候辞职?
这个问题是一个在家族企业工作近10年的伙伴提出的。他在这家企业已近做到很高端的位置,但是由于家族企业的弊端,即使能力再强也仍然会被家族企业当做外人,不受信任,没有实际掌控权,职业晋升已近到头;其次由于行业不景气和家族企业投资失误,导致企业运转不畅,员工大量离职。这两点促使这位伙伴萌生离开这家企业的念头,但是又对现在这样的位置感到留恋,担心出去后又要从头开始,因此感到迷茫无措。
tom老师认为,第一在考虑该不该从一个单位辞职,首先要反省自己,如果身边60%的同事工作做得都很好,而自己却做得不够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而不是离开。其次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出去混的资本,就是离开了这家企业自己出去是否混的比这个好。考虑好这两点做打算。第二,对于新工作,自己心里要有标准,分别列出3个自己最在意的条件,就是绝对不能降低的原则,比如环境,发展空间等;3个最无法接受的条件,就是绝对无法忍受的条件,比如三观不一,幸福指数低等;最后综合三个可以接受的中间值,比如薪酬待遇低点,但是环境要好,离家近等,找工作的时候如果一家企业满足这三个中间条件1-2个,那就快快签约吧,下手晚了可就没机会了。
感悟: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不是让社会适应你,遇到合适的人和工作该下手就下手,等到错过再后悔。
二、分析点评两位会员的文章。
1、“这三点让你突破困境,成为高效学习者”。这篇文章好的方面一是文章标题很吸引人,让人一看就想点进去看的欲望,切合了人善于窥探的心理欲望。二是结构好,先是点主题,摆观点,再分述内容,最后个人心得和感悟,三段独立分开,清晰明了。三是内容观点明确,较好呼应了主题。需要提升的方面是文章收尾过于草率,观点提炼过于简单,不能让人信服。
2、“穷路富出,消灭贫困的自我”。这篇文章好的方面是结构简洁明了,有观点有故事。但是文章硬伤比较突出,主要是每段文字上下文之间衔接不够,逻辑性不强。单独阅读一段文字,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观点,但是通篇文字读完,文章内容跳跃性过大,下文不能支撑上文,让人读后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感悟:文章标题要吸引人;副标题要标明观点,再叙述 内容。逻辑要清晰,文章罗列的事实要为主题服务。
三、如何根据学习的素材做总结分享?
读书是一个输入后整理再输出的过程,因此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脑袋去读,读完一段要充分理解作者写这一段内容想要表达的意思,带着问题去读下一段,读完后分析一下这两段或几段内容之间逻辑关系是什么?最后把这些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简单明了归纳总结记录下来。
总结分享写作具体流程:总结文章要点-自己学习或阅读前后个人理解对比-得出个人的感悟,提出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具体做法,引起更多人共鸣和行动。
感悟:内容再分享其实是一个训练自己大脑形成一个个人逻辑思维的快速反应能力的过程,通过整理再分享,加强记忆,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个人语言或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