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行

        小儿子暑假开始在家门口的童行书院学习葫芦丝。于是,我们一家跟随他开启了音乐之行。

        近两个月,他对音乐的新鲜感一直保持。中午、晚上放学回来他总要展开谱子,一本正经地吹奏一番,从开始的指法练习到现在能独立的吹一首完整的曲子。从《玛丽的小羊羔》到《万疆》、《映山红》,他反复反复再反复,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先生也喜欢葫芦丝,只学了一节,跟不上小儿子的节奏,便打了退堂鼓。对比一窍不通的我,在他勤学苦练的背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他投去无数惊喜的目光,给他点无数个赞。

        我们参加了书院的童行计划,想跟有教育情怀的音乐老师陪跑四年的小学时光,于是,我和儿子还一起参加了合唱团,配备了专业的话筒。在合唱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前,家长们在后,一起浸润在音乐的殿堂里。

        《乡间的小路》、《校园的早晨》、《采蘑菇的小姑娘》,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飘荡。老师精神饱满,教得认真;孩子们面带微笑,唱投入;家长们则打着拍子,一边跟着唱啊唱。

        我的思绪回到三十多年前的小学校园,那个时候,音乐老师马老师教我们学习了这些歌曲,音乐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课。马老师一边弹琴一边带领我们唱歌,他微笑着弹奏他熟悉的旋律,我清楚地记得同学们的歌声与微笑。

        依稀中,我又走进学校大门,两排大杨树列队欢迎我们,沙沙的树叶声,树下奔跑的我们,校园的大喇叭响着这些动听的曲子送我们上学放学。我确实忘记了那时候是哪个老师、是如何教会了我aoe,只记得我们在校内、校外玩耍的快乐,只记得那时候欢快的六一演出的盛况,说全校载歌载舞也不为过。

        歌曲总是有能量的,它表达并传递了一些情感,承载喜悦、悲伤的情绪。尤其是这些经典的校园歌曲,它记录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愿这份美好一直留存!

        感谢我的小儿子,与其说陪伴他度过童年,倒不如说时光倒流,我又重新遇见了少年的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