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说谢天谢地吧,毕竟苦难都是自己熬过来的,但仍忍不住想放礼花庆祝自己在一段扶贫式婚姻里“出逃”成功,只是不知道没逃出来的女人又有多少。
跟杨煜订婚的时候,我才19岁,由于过早退学,心智上又过于幼稚,父母总怕我被外地人“拐了”,早早给我订了一门亲事。
杨煜小我一岁,生的唇红齿白,清秀脱俗,颇有韩流小生的味道。我嘛长得一般,闺蜜们总说我老牛吃嫩草,艳福不浅。
父母也说我赚到了,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眉眼带笑,一方面有开玩笑的成分,另一方面看我们相处的还可以,不再担心我远嫁,笑容里或许也有一分安心的味道。
只是我不知道,杨煜的父母是真觉得我配不上杨煜。
背地里应该不少在他面前说贬低我的话,几次跟他通话下来,我大概也知道,他父母嫌弃我是农村户口,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妹妹。
我有了分手的想法,虽然年纪不够,但听得多也知道门当户对这个说法。
杨煜不同意,跟我说只要他真心爱我就好,结婚了是跟他过又不是跟他父母过。
爸妈见他态度很明确,说的话也合理。便铁了心般支持我们两个在一起,
由于不想他父母再有那种好像我占了他家便宜,婚后轻看我的情况发生,在婚前协商彩礼什么事的时候,我父母说他们家给我多少彩礼,我们这边便给我多少陪嫁。另外房子首付是他家出的,那我们这边就再给我添一辆车陪嫁。
他父母便没什么话说,这门亲事就算订下来了。
爸妈说我毕竟比杨煜大一岁,男孩子成熟的晚,让我有什么事让着他些,多照顾他一下。所以但凡杨煜有什么缺了短了,只要他说,我都主动补上。订婚半年,我给他换了两部手机、一台电脑,外加他的日常开支什么的,算起来我辛苦工作一年,到头来居然穷到没能给自己换一套新的秋衣。
而杨煜送给我的,只有一个50公分的布娃娃,还是他逛街给他表妹买娃娃的时候我要求他给我买的。
他当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一个娃娃而已,你自己买嘛,干嘛要我送”。
见我不开心,他才不情不愿付了款。回去路上也不怎么搭理我。
为此我觉得还蛮受伤的,于是把双方对彼此的种种告诉了朋友们,请他们作为旁观者给我些意见。
当时大部分人都劝我分手。说杨煜花了我那么多钱从来没有觉得不妥,给我买一个娃娃就有些斤斤计较,婚前都这样,婚后还不一定怎么着。
可气的是我当时压根没把这些话放心上,他他三言两语就把我哄好了。
后来长了几岁,才知道是心理学上那个叫沉没成本的玩意儿导致我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正是因为这段感情里,我付出的理解、感情和金钱都比杨煜多,所以我才不愿意放手。
几个月后,我们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只是没想到,结婚当天,我竟然一口饭都没吃上。杨煜他们全家人的关注重心都在宾客上,而杨煜,应酬完宾客我跟他说我肚子饿,他嘴上应付我让我稍稍忍一下,一会儿拿东西给我吃,转头却打英雄联盟去了。我不好意思麻烦他父母,就生生饿了一天。
虽然出了这么个小插曲,但我处于有情饮水饱的状态。婚后也总想着杨煜比我小,便处处让着他,加上杨煜年底才会结算工钱,所以他父母让我承担家里的主要开支时,我也没想那么多,一口应了下来。勤勤恳恳工作,勉强还上每个月的房贷。
这便没什么,毕竟是我自愿的。直到秋天他妹妹上了高中,不再是九年义务教育,需要交杂费了。
他父母让我掏小姑的学费,那时,杨煜的父母均有收入,他们也知道我的收入基本上都拿来还贷款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我来掏这个学费。
于是下班后同杨煜商量,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我反问道:“我们是一家人,你是她嫂子,你不掏谁掏?”
我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却不知如何反驳。
过了许多年才明白:夫妻俩组成的是生于原生家庭,却又区别于原生家庭的新家庭。抚养子女是原生家庭的义务,新家庭可以帮辅,但不承担主要义务。
道理是后来懂的,而当年由于钱都还房贷了,我也确实没有能力再去承担小姑的学杂费。杨煜建议我找爸妈,请求他们帮衬我一些,我不好意思因为千把块钱就跟娘家开口,于是最终就没有掏这个钱。
那段日子,我总觉得公婆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可是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杨煜对我也是淡淡的。
所幸是新婚,这段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生活又恢复了原状。
婚后三个月便过年了,过年的前一天,我兴高采烈的算杨煜大概有多少工资,他做的木工,工资按天数计算,差不多有2w左右吧。我心里窃喜,他这笔工资发下来,我就要他给我买件新衣服。
因为我每个月还掉房贷省吃俭用的几千块钱,都备了年货,身上分文不剩了,他应该不会拒绝我这个小小的要求,毕竟要过年啦!
谁知道,这天杨煜口袋空空的回家了。我跟他要钱的时候,他满脸鄙夷的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拜金女:“钱借给叔叔了,你的钱呢,怎么不拿出来买衣服,总跟我要这要那的!”
我……我的钱还不全花在这个家里了!一想到他在当下这个节骨眼把钱全借了出去,我要穿破了洞的秋衣过年,那个气,简直就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父母教过,千万不能逢年过节吵架坏了家里的和气,我真想好好问问他,为什么家里穷的叮当响,老婆穿破了洞的衣服过年,他还要把钱借给别人。
终归是心里一万匹草尼玛,嘴上嘣不出半个字来。几宿无话,初二第一年去娘家拜年,再三纠结,把这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很是心疼,只是嫁出去的女儿,婚后生活他们没办法干涉太多,只怕婆家对我更不好。
只能私下教我:既然不被爱和尊重,也掌不了家庭的经济大权,那以后自己赚的钱,不是万不得已,比如公婆有大病了或者老公有长进了想创业,自己都要多留个心眼儿,别把钱全花在夫家身上,总要为自己留一些傍身的钱。
我也只能这样。
临走,父母给他包了两万的红包,私下留我说:“这两万,按家乡的规矩,他回去了是要交给你保管的,如果他不给你,反而给了父母,说明这孩子心里只有他自己家,而你还只是外人。你以后的工资,就再也不要轻易全拿出来了,跟他们说为以后生小孩留储备金。”
我嘴上应着父母的话,心里却还抱有侥幸。想着这下应该没跑了,乡里的规矩都是一样的,我总算有钱可以换一身秋衣了。
只是事情大部分都出乎意料,杨煜回来后只字未提红包的事。后来知道他果真把钱给了父母,而那笔工资,也压根就不是借出去了,而是给了他父母。
原因是他爸妈说,怕我是冲着他的钱去的。
对此,我多少有些愤懑不平,凭什么要我辛苦养家,他们过岁月静好的日子,我却衣衫褴褛。
于是过完年以后的收入,我便没有再全拿出来,并要求杨煜承担一半的房贷。
我认为合理的要求,却导致了婚姻彻底的覆灭。
结婚第一百多天的时候,刚好是还房贷的日子,由于我拒绝承担所有的债务,杨煜说起话来都阴阳怪调:“走了一趟娘家,变得这样小气,首付我家出的,你家不过出了个装修的钱,现在叫你还个房贷怎么了?”
他爸妈说:“你作为我们家的儿媳妇,就是我们家的人,一家人不就应该互帮互助吗?叫你给岚岚(杨煜妹妹)交学费你不肯也就算了,现在房贷也要我家小煜还,怎么,你攒钱留着下蛋?”
口头上的话说说也就罢了,我假装听懂。谁知没两天,我下班回去都是冷锅冷灶,一问,好家伙,他们一家都吃过了。洗衣服也是,单单把我的衣服拎出来不洗。
这样受气受了不到一个礼拜,杨煜的表亲跑来找我借5000块钱,说要给女朋友换个新款手机,还差点。不好意思问父母要,杨煜一口答应了他说我会借给他。
我当时并没有5000块,便拒绝了。晚上下班,竟然连家门都进不去。
杨煜的母亲隔着冰冷的铁门对我说:“你这个女人太自私自利了,一点也不顾及我们家的面子。你的钱藏的紧紧的,该不会是要留着给你弟弟娶媳妇的吧。你现在可是我们家的人!赶紧断了那些想法!”
她就隔着门对我说了好些话,大部分指责我不全心全意为着夫家,我喊了许久他们家也不开门,天寒地冻的,气的我当夜跑回娘家嚎啕大哭。
晚上我妈看着我破了洞的秋衣,听着我说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一次在我婚后给婆家打了电话,全部被拒接,气的她牙齿咬的咯咯响。跟我爸商量了半宿,最终决定让我离婚。
我自己也算是看清楚了他们一家的嘴脸,合着别人家想娶的是媳妇,他们家竟想娶个财主。
只是离婚的路比我想象的的艰难。
得知我有离婚的念头,杨煜觉得我伤了他的面子,当着他父母亲朋的面暴打了我一顿,还想杀了我。幸好父母不放心,让本家的一个侄子陪我去取日用品,在杨煜拿刀捅向我的刹那,把刀夺了去,并反击了他。
惮于我侄子的人高马大,他们家没再为难我,我带着自己陪嫁过来的一箱细软,一瘸一拐的回了娘家。
本想安安心心等法院的判决,流言却不胫而走。
大抵就是说我把钱花在野男人身上,红杏出墙一类的,跟我们家要30万的房子首付,扬言他们家是为了娶媳妇才买这个房子,既然我现在不跟杨煜过了,那这30w的损失,他们家绝对不担。
这种事,我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然后便经历些我现在想来都后怕的事情:不知道谁在我弟弟的书包里放了只蜈蚣,我家汽车的轮胎莫名其妙没气,妹妹也总说感觉有人跟着她,尤其下夜自习独自回宿舍的时候。
我们家不堪其扰,给了他家30w离婚费用,可我的名声,到底被他们一家败坏了。以至于七年后的今年,过年回去相亲,依然有人为此诟病。
庆幸的是,我摆脱了一个让我委屈、愤怒、不甘、不断消耗我的家庭。让我有勇气认为这段不幸的婚姻,一定是在教会我什么。
对此,有些过往的经验教训,我总结了一下,或许有不全面中肯的地方,请大家参考。
1、扶贫式婚姻里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对方不断消耗你的时间,金钱,精力。
2、扶贫式婚姻里的通病是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近乎执念的维护感,但凡触及他们原生家庭利益的,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3、他们不但自己向你索取,还要带着亲戚朋友一同吸血。
4、扶贫式婚姻把原生家庭,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看到都比另一半重要。
而我自身的缺陷,也或许是大部分陷于扶贫式婚姻里女孩子的缺陷:
1、有不对等感,想方设法去弥补。而事实上,对方往往最爱利用这一点来pua我们。
2、对金钱不敏感,婚后在经济上是把家庭而不是自己放在第一序位。事实却是,我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我们好了,家庭才有可能会变得更好。
3、沉没成本。关于不合理的事情花费自己太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时候,第一反应该是抽身离去,而不是纠结已经付出的,导致越陷越深。
以此共勉,希望我们都有更好的人生。
本文根据程霞霞口述完完成,还是之前的库存,妈妈住院,全程只有我一个人陪护,腾不出时间日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