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班上的小刘和小李两位同学因为积分产生了矛盾,原本小刘是正组长,他选的小李做他的副手。结果,小刘因为习惯不好,扣分较多,反而引起了组员的不满。
小刘的诉求是要离开这个组。我是可以满足,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之后其他组员有了矛盾是不是也会效仿,那长久下去班级势必会乱套。
正好今晚没有我的课,加上要放学,我想着明天处理一下吧。出了校门没看到刘同学,想着还是跟家长说一下吧,免得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担心。
晚上接到家长的电话,其实也是想让给他换出来,我跟她解释了一下,不过我觉得家长只希望换出来,其他的不在乎,那我也不便多说什么。但是,总觉得这样处理不是我希望的,所以,我给小刘同学写了一封信,发了过去,如果他思考之后,决定不变,我会尊重。
对于这个问题的产生,其实我有预判。之前我看到英语和数学老师,让学生扣分,我就有预感,这样下去会出问题,毕竟学生爱较真儿,而且不懂得制衡。
我们积分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不好的地方,规避,下次注意。
可是,学生只要看到说话了就扣,这样会导致有些组失分很重,对于在乎的孩子,人家肯定不乐意,所以,除了我的引导,也需要和任课老师沟通一下,注意积分的管理。
另外,我今天还陷入了一种不好的情绪,幸好我及时调整了自己。当小刘家长坚持的时候,我也会有不舒服,觉得没有足够的信任我。不过,我很快调整了自己,我告诉自己,我们不是对立面,我们都是希望孩子好,只不过她希望快速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我想的更多。
我觉得小刘原本是正组长,现在却要选择“逃跑”,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以后再在班级竞选职务,同学们怎么会信任,不光同学,老师也觉得有问题就跑,不可取。希望他能正视问题,勇敢面对,再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今天选择了让家长来说,那下次呢?老师会照顾一次,但是不可能次次都这样,而且已经六年级了,我觉得应该慢慢学着去承担。
我也不是圣人,我的想法也许太理想化,但是,遇到问题,总是希望可以留下点什么,借着每一次事件让学生成长,而不仅仅是把事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