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某地教育局近日发布了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公开信表示,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到21:20;中学生到22:00;高中生到23:00;仍没有完成作业的,应该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就可以,还没有写完的也无需补做.这个政策一出,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单就政策而言,教育主管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考虑得也很人性化.对于孩子来说,中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段.如果晚上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那势必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如果第二天精力不济,浑浑噩噩,那就是恶性循环,第二天的课程没有用心听讲,那么第二天晚上的作业肯定也会打折扣,这样下去,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于家长来说,同样也有好处.近来不少有关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小到大打出手,摔桌打椅,大到还有被气出心脏病发作,送医院抢救的.在这样一条利好政策之下,肯定家庭气氛也是会比较和谐的,一副母慈子孝,其乐融融和景象.想想也觉得是不错的.

换个角度来考虑,弊病也还是有的.小孩的天性就是贪玩,只有极少数自制力比较强的孩子会在每天放学后,自觉的先认真的把当天的作业完成好,再去做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事情,看电视或是玩游戏.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喜欢一边玩玩具,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一边写作业,甚至是边写边玩,又或者写会作业,没有人盯着,就直接先开起了娱乐模式,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对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都快到了痴迷上瘾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作业熔断机制不是更有利于孩子大胆的放飞身心,放飞自我,那这种情况下,家长到底是干预呢,还是顺其自然.如果是干预,那势必又是鸡飞狗跳,而且现在的孩子最喜欢说的就是,老师又没有要求,或者说这个作业老师都没布置,凡是学校没有要求的事情,本来就不好管.如果是顺其自然,那么问题就来了,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如果一落千丈,到时候可能连上普通高中的机会都没有了,过早的踏入社会后,又哪有什么机制可以保护你的生存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个人认为这种政策还是太倾向理想化了,对于广大普通家庭真的没多大适用性.中小学生需要适当充足的休息,要保证身体和精力充沛,固然重要,但要按时完成作业,巩固当天的学习成果也很重要.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灵活应对.如果孩子自觉性比较高的,可以适当的给点空间,让他自由发挥,只要能确保按时完成作业就行.如果碰上玩心比较重的,比较迷恋手机等电子数码产品的,那就必须盯紧了.因为现阶段,正是关键打基础的时候,不把基础打好了,一步落后,就是步步落后.如果连中小学的课业都没有搞明白,那还谈什么将来,谈什么理想,都是空谈.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固然是好,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这才是现实,这个社会原本就是很现实,很残酷的,每个人都还是得面临生存问题,这个是别人都帮不了你的.

所有的政策其实原本就没有好坏之分,主要还是得结合自身的条件和情况,这里就需要家长保持清醒的认知.先搞清楚自家孩子的状况,再来视情况,因材实教.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情况都各有不同.当然最好的结果,肯定是劳逸结合.学习玩乐两不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