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吼和哄会让孩子情绪消失吗?
正如《失控》的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所说:“感受永远不会因为遭到禁止而消失,它只会被扭曲,并且以异常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2.先面对情绪,再解决问题
·当孩子处于情绪压力中时给予帮助,使孩子脱离压力状态。
·与孩子保持温暖、积极、稳定的互动关系。
·不要在孩子处于情绪之中时提出问题或建议。
3.帮助孩子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婴儿只有有限的情绪调节能力。只能做到本能的“趋利避害”。长期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与其相协调,对孩子的情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确认和相信自己的情绪,这将成为他早期情绪调节能力的基础。
*生命的最初两年,是孩子情绪调节从萌芽到发展的关键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期的孩子是通过你的回应一点点获得自我意识的,理解他的感受就是在帮他连接自己的感受。当他对自己的感受有了更多的理解时,就可以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从而发展心智。
*在关键期,你的安抚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上幼儿园的孩子会运用你以往示范的调节技能来自己调节情绪。
*到了小学阶段,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会快速发展。孩子情绪调节的能力会转变成他内心的声音,而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情绪调节能力,取决于前几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确切地说,你会品尝到你在孩子0~6岁期间播种下的果实。
4.帮助孩子面对负面情绪
a.共情倾听
这种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需要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使对方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
·促进对方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更深入的双向交流。
共情式倾听有两个原则:
·先从孩子感受的角度切入,理解接纳他们的感受,而不是仅关注他们的行为、语言或观点。
·放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全身心地听孩子说。在这个过程中,不打断他们,不急于说教和提建议,不急于解决问题。
b.承认并描述孩子的感受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孩子的感受,向他传递一个信息:“无论你生气、害怕,还是难过,都是最自然的感受,没有对错,我都会接纳你。”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把他当下的感受具体地描述出来。
关于这个方法,我要强调两点:
第一,不管是否认同孩子的观点,你都要承认孩子的感受。第二,你可以用具体描述的方式帮孩子说出感受。
c.帮助孩子描述愿望和需要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关键句式“你希望……”及“如果……就……”把孩子的愿望和需要描述出来,这样既表达了对孩子的理解,也让孩子意识到你在乎和尊重他表达愿望和需要的权利。
d.帮助孩子描述事情的经过
运用这个方法时需注意三点:
第一,描述方式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第二,不带评价地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三,以积极的方式来结尾。
e.用轻松的方式来帮助孩子面对情绪
0~6岁的孩子,大脑发育是从右脑过渡到左脑的。右脑是感性的脑,负责直觉、情感、图形知觉等;左脑是理性的脑,负责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等。所以,孩子更善于接受感性的、有趣的信息,而不太善于接受语言、逻辑类信息。只要孩子的情绪没有升级到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都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感性的、有趣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情绪和需要的理解。
f.和孩子一起做情绪练习
比如:
深呼吸。哭。笑。运动。画画。转移注意力。游戏。
5.与孩子共情
a.不要急于用语言共情孩子,除非他邀请你
真正的陪伴和倾听有几个要点:
·不要急于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
·给予孩子百分百的关注。
·做跟随者,而非主导者。
跟随孩子的节奏,如果他在哭,那么就陪伴着他,让他哭。
·对于孩子的不得当行为,温和地制止。
b.深入内心、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情感
·态度比语言重要。
共情他人时,态度往往比语言更重要,因为你很容易就会感知到对方是否真正理解你。
·要以真实为基础。
·要与孩子的情感强度相匹配。
对于孩子情感的回应,我们既不能轻描淡写,也不能夸大其词。
c.让孩子停止哭闹和发脾气并不是共情的“终点”
d.共情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精力专注于问题
e共情并不意味着你要认同孩子的观点和行为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没有任何人的观点和行为永远都是正确的,但每一个人当下的感受是没有对错的,都应该被接纳。第二,共情并不代表单纯地接纳,你还需要向前一步,教会孩子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
f.共情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感受需要被过度保护,而是需要被认真对待
g.共情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感知与探索
那么,什么是“自我”呢?
自我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和感受,心理学中对自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们如何思考和感受自己,以及这些自我思考和感受如何塑造并引导他们的行为。
6.应对孩子常见情绪问题
a.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遭受挫折时的独特语言
b.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当下的情绪表达方式
婴幼儿的技能不成熟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孩子的认知以自我为中心。
因为缺乏心智化的思考能力,2岁以前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凡事只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出发。
第二,孩子的理解能力不成熟。
第三,孩子的情绪的调节能力有限。
一岁半以前的孩子还不完全具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家长需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压力下的体验。
第四,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有限。
c.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寻求独立的方式
d.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当也会导致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e.孩子发脾气,只因压倒了他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f.孩子发脾气,只因期望被你关注的需要
g.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是重回安全模式的有效机制
一般情况下,当被阻止做某件事情时、要求没能得到满足时、想要做的事情没能做成功时,孩子是最容易发脾气的。
当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在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觉察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倾听孩子的情绪,帮助他重新恢复平静。(那么,怎么帮助孩子重新恢复平静呢?
一是陪伴,二是允许孩子哭出来。)
·不和孩子的情绪较劲,把感受和行为区分开。
·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让孩子学着接受。
·帮助孩子进一步面对挫败。
怎样帮孩子克服恐惧呢?你可以试试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
·陪伴与观察。
·帮助孩子表达感受。
·描述事情的经过。
·善用与恐惧相关的游戏。
·让孩子小步前进。你可以帮助他们把克服恐惧的任务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让孩子小步前进。
·重构孩子的认知。
面对孩子的焦虑,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A.思考孩子焦虑的原因
我列举几个大致的方向来帮助你思考:
妈妈最近是否存在焦虑?情绪是否稳定?
夫妻关系或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最近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哪些人或事发生了变化?
哪些情境对于孩子是陌生的?不确定的?
B.给孩子更多的确定性
C.绕过行为,关注情绪
·调整自己的情绪。
·不刻意制止孩子的行为。
·接纳孩子焦虑的情绪。
·用放松的方式帮助孩子平衡焦虑的情绪。
D.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E调整认知,重新看待焦虑
愤怒的信号告诉你,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的帮助
愤怒来源于恐惧和悲伤
对待愤怒的反应世代相传
面对孩子的愤怒,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调整认知,重新看待愤怒。
·共情并非安慰。
·接受孩子情绪的同时,你依然可以阻止不当的行为。
·哭是转机,意味着孩子正在穿越愤怒。
·如果有未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问题。
7.安全感是养育的根基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你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呢?
健康的依恋关系(那些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当妈妈在场时会正常探索,并且会把妈妈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当他们感到害怕时,会跑到妈妈那里寻求安抚;妈妈要离开时,他会跟随着妈妈。妈妈离开后,他们可能会哭,也可能不哭,哭的原因是妈妈的离开使他们感到焦虑,而且他们希望和妈妈而不是和陌生人待在一起。无论他们是否哭和焦虑,当妈妈回来时,他们都能迅速地与妈妈重新建立联系——他们会拥抱妈妈,与妈妈亲近,并且再次投入对环境的探索当中。这种安全的感觉会延续到他们成年以后,包括他们成为父亲或母亲以后,他们会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对自己很有自信,也能很好地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情绪比较稳定,具有很好的适应力。)
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a“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就是让你感觉特别重要、给予你安全感的那个人。
b.妈妈相对稳定的情绪
c.孩子相对稳定的经历和感受
d.父母放手的程度
放手是指要给孩子独立和自我决定的机会,不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什么事都帮他完成,或者什么事都过度担心、干涉孩子,那么孩子就没办法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没有父母在场,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自然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A发挥“重要他人”的重要作用
·“重要他人”要给予孩子积极、敏感的回应。
·“重要他人”不一定是和孩子待得最久的人,但一定是和孩子情感联结最紧密的人。
·即使拥有“重要他人”,也并不意味着爸爸妈妈可以缺席。
·孩子希望自己的“重要他人”也能感觉到安全。
B提供稳定的经历与环境
C.顺应孩子的需要
D适度放手,不过度保护
E.处理好分离焦虑
F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G帮孩子调节情绪压力
·“重要他人”为孩子提供安全基地,这将是供孩子一生停靠的港湾。
8.读懂孩子的独立宣言
叛逆来源于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叛逆来源于不当的沟通方式
叛逆让为人父母的自我受到挑战
叛逆打破了与父母的“共生依赖”
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
a.用“你希望”来表达对孩子愿望的理解
(当我们应用这个方法时,有两点需要强调:
·接纳孩子的哭。·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说“不”的孩子。)
b.选择替代方案
c.用“是”来代替“不”
d给孩子提供选择
e.提醒自己“慢下来”
f运用轻松的游戏方式
g.善用非语言的工具
h.沟通中除了语言,文字、图像等非语言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9.孩子在用各种行为告诉你 妈妈你要看见我
哪些信号意味着孩子希望获得你更多的关注呢?
·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刻板地期望获得某样东西。
·发生一些行为问题
如何给予孩子积极关注?
无论孩子的行为正确与否,都需要给予他无条件积极关注。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给他无条件积极关注。
在孩子有情绪之前先行联结(首先,拥抱是最为简单便捷的联结方式。其次,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主动与孩子联结。)
运用“地板时光”(以联结为目的。抽出一段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20~30分钟),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留意自己的情感,保持耐心和轻松的心情。遵循孩子的带领及互动。)
10.不要担心孩子犯错
我们的期望往往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孩子的认知能力不成熟。
·孩子的控制能力不成熟。
从“知道”到“做到”,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动机是提升技能的必要前提
重复是获得技能的必经之路
支持孩子技能发展的方法(尊重孩子现有的技能水平。
第一个脚手架——做示范。第二个脚手架——把任务划分成小目标。第三个脚手架——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第四个脚手架——用适合孩子的方式鼓励重复。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中的一段令我动容的话分享给你,希望你也像我一样感受到它的力量:
没有“自私”的孩子,只有需要体验慷慨带来的快乐的孩子。
没有“懒惰”的孩子,只有缺乏鼓励、需要有人相信他会在真正在意时努力付出的孩子。
没有“笨拙”的孩子,只有自己的举止需要被人接受、需要多做身体练习的孩子。
孩子(所有的孩子)他们的优点需要得到承认,他们的缺点需要被他人忽略或者改变。
11.一味的接纳鼓励孩子不会让孩子更优秀
如何帮助孩子获得胜任感,它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
a.自主性与主动性是孩子获得胜任感的天然动力
理论中将0~6岁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指0~1岁,这个阶段的发展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是指1~3岁,这个阶段要处理的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第三个阶段是指3~6岁,这个阶段主要的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
b.鼓励是激发孩子胜任感的外部推手
c.现实成就是激发孩子胜任感的潜在力量
d.满足孩子胜任感需要的方法(描述性的鼓励。描述具体行为,努力过程。描述你的感受。描述孩子的感受。
12.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问题
a.满足孩子社交发展需要的方法
干预而非干涉
B.改变家庭教养的模式。
c.参与进去,帮助孩子提升社交技能。
d.当孩子在社交方面出现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鼓励。
第三部分 掌握支持引导型的沟通方法
13.控制孩子行为的沟通方式为何无效
a.过度的说教、批评和责备会造成的心理反应
b惩罚和控制并不会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
c重新看待隔离和反省(第一,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让孩子隔离与反省?我们期望暂停孩子激烈的行为和情绪,让他们能够反思错误,并且记住教训。然而在隔离和反省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真的能够达成这些目标呢?第二,隔离和反省会形成“他律”,而非“自律”。第三,隔离和反省并不能真正让孩子理解并改正错误。)
14.以支持为导向,耐心教导孩子
支持引导孩子的方法
弥补过失
对事不对人
允许孩子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
15.做支持引导型的父母,需要管理自身的情绪
情绪发生前:一方面觉察,一方面转化
那么,怎么觉察呢?
第一,留心原生情绪。
愤怒和生气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深层次的情绪,比如当被伤害、感到失望或缺少安全感时所产生的担心、无助、失望、焦虑等。我们是因为担心孩子睡得晚对身体不好,所以生气;是因为对孩子的行为失去控制而充满焦虑,所以愤怒。这些更为原始的担心、无助、失望、焦虑就是原生情绪。
第二,避免情绪的积累。
在尚未爆发前将情绪能量提前转化
和朋友倾诉。
与家人沟通你对自己情绪的觉察。
提前告知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运动是唯一能够帮助你平衡心理激素分泌水平的活动,它会把情绪转化成健康的动能。
书面表达。(① 通过情绪记录重构认知。② 画出来。)
16.有效的ruler沟通模型
A情感联结
(要与孩子发生联结,需要你具备“调频”的能力,调频意味着你需要把自己调整到与孩子平等的角度来沟通,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批评和责备;意味着你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还意味着你需要保持和孩子的情感联结,而且当联结断裂时能及时修复好它。)
B读懂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感的需求 ·关注的需求 ·技能的需要:胜任感的需求 独立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 )
C积极引导
(利用“地板时光”与孩子创造联结时刻。提供高质量的陪伴,情感联结永远是第一步
承认并描述孩子的感受。
帮助孩子描述愿望和需要。
用轻松的方式帮助孩子面对情绪。
顺应孩子的需要。
选择替代方案。
用“是”来代替“不”。
给孩子提供选择。
运用轻松的游戏方式。
善用非语言工具。
搭建脚手架。
描述性地鼓励。
提前告知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期望。
让孩子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
D重复练习
通过重复的历练,孩子的“理性大脑”就会得到发展,从而慢慢让孩子拥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E正向强化
正向强化并不需要你使用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你的认知与信念。你需要相信任何事情均有积极改变的可能,当我们把关注点从问题转移到关注发生积极改变的时候,事情的走向会变得不一样,因为你的潜意识已经把孩子看成一个有能力、值得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