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读时,我正在讲台边改作业,值周生走过来告诉我小罗同学被扣了0.5分。我问原因,说是他膝盖没有放在桌子底下。我走过去看,小罗已经眼眶泛红,但还是侧坐着,腿放在走廊上。
小罗个子偏高,腿比较长,桌子那么矮,他的位置又窄,完全放不进去。不要说他们了,我这样一个没到1米6的小哈比人,每次坐他们的位置都觉得挤得难受。于是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后排的同学移动一下位置,给他更多的空间。
我们的教室是7×8大小的,算上讲台也60平米不到。而我们一共有76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分到的空间还不到一平米。有时想一想,一天五六个小时,学生只能呆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真的也很心酸。
前两天,又有一个学生家长要求把位置往前换,理由是去上海看过了,斜视严重,需要多注意。家长整整磨了一个多小时,而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地把她从第7排换到第6排。要知道,后边还有8、9、10排的同学呢!
不过我班还不算多的,学校人数最多的班级甚至达到86人。我曾认真地去学习那个班位置的摆放方法,后面三排全部连成一条直线,坐在后边的同学要想出来上个厕所,得从至少三张桌子上爬过。如果教室可以和双层巴士一样,再设计一层小隔层,那该多好哇!
这么多的学生为什么不分班呢?很简单,财政没有把教育经费拨到位,我们没有足够的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教室。但事实上本学区的学生根本没那么多,一大半的学生是从郊区学校、乡镇学校转学而来。教育局直属嘛,可以说是这个小城市比较好的学校了。
而现在那些乡镇小学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学校,硬件很到位,多媒体设备甚至隔两年就换新的,但是一个班顶多30个学生,有些甚至是十几个。比如我的家乡,那个很偏远的小农村,我小时候还是40多人一个班,现在整个学校只有6个学生2个老师,教室还是半新的,人气却完全没了。
教育可能是这个时代最无法平等享有的资源了。
小城的学生,穷的完全没法读书,稍微好一点的就要为读书耗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