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来说,第一个角度,留下谁都没用,因为基本上谁也活不过司马懿,实在是熬不过啊,在平均寿命四十多的古代,司马懿硬是撑到了七十三岁,生生熬死了两代人啊!
第二个,留下谁都可以,“高平陵之变”但凡有点脑子的,司马懿也很难成功,否则桓范也不会感慨“曹子丹大英雄啊,可他现在这三个儿子,简直是蠢猪!”
在曹魏名气最大的,要数后世封的“五子良将”: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曹操去世时,除乐进已死,其他四位都还在,可以算是曹操留下的四大名将。
曹丕重用司马懿,司马懿出则为帅入则为相
司马懿应召入仕初期,曹操认为司马懿“有雄豪志”,并且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非常忌惮,时时提防着,但是很快司马懿就获得了曹丕的信赖,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的态度,使曹操放宽了心。
司马懿为曹丕出谋划策,帮助曹丕获得世子之位,从而获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袭魏王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同年十一月,曹丕登基称帝,司马懿为尚书,不久之后,司马懿又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位列宰辅。
公元224年,曹丕率兵东下进攻孙权,命令司马懿镇守许昌,提拔司马懿为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次年,曹丕再次领兵东下攻吴,再次任命司马懿镇守许昌,安抚国内百姓,并为东征大军提供粮草军需,临行前,还将司马懿比作汉初的萧何,从广陵回师之后,还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前,以司马懿与陈群、曹真、曹休为辅政大臣,魏明帝曹仁继位后,司马懿开始由幕后走到台前,开始率军出征,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襄阳击退诸葛瑾、张霸,新城之战擒杀孟达,小试牛刀后,司马懿真正开始走上三国战争的舞台。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派陈式攻克阴平、武都两郡,为遏制蜀汉的北伐,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兵伐蜀,加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率兵进攻蜀汉。
司马懿从荆州沿汉水进攻汉中,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因大雨而退兵。次年,诸葛亮再次北伐,此时大司马曹真去世,司马懿成为了西线防御蜀汉的主帅,诸葛亮率军围攻祁山,司马懿率军救援,双方爆发卤城之战,诸葛亮退军。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北伐,率军十万出斜谷驻军,司马懿率军在渭南与诸葛亮对阵,听从郭淮的建议,派兵在北原、阳遂等地处处设防,诸葛亮进兵受阻,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坚守不战,最终在五丈原耗死诸葛亮。
四大名将,相比于司马懿,却只是一路将领
陈寿在《三国志》中讲:“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可能就是后世所说的曹魏“五子良将”的来源。
张辽在合肥之战中,大破孙权率领的十万吴军,差点活捉孙权,镇守合肥多年,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威震江东,被曹操封为征东将军,曹丕继位后,升张辽为前将军。
但是张辽并不是曹魏在江淮一线的主帅,黄初三年,曹丕东征时,派张辽与曹休率军到海陵驻防,张辽受曹休节制,很明显张辽在曹魏的地位是低于夏侯惇、曹仁、曹休这下一方主帅的。
在襄樊之战中,徐晃率领的援军,是击败关羽的关键,但是徐晃与于禁一样,虽然是外部援军,但其地位要比樊城内的曹仁要低,所以在救援樊城时,于禁、徐晃的援军都要受到曹仁的督领。
曹操去世后,曹丕加徐晃为右将军,受命进攻上庸的刘封,徐晃受到时任征南将军夏侯尚的统领,在五子良将中,徐晃的地位是稍逊于张辽的,其地位依然是一城一镇的将领,达不到东西线统帅的地位。
再看张郃,地位与张辽、徐晃相当,汉中之战后,张郃受命屯驻陈仓,曹丕继位之后,张郃受封为左将军,曾跟随曹真征讨羌胡,曹丕南征时,跟随曹真、夏侯尚进攻江陵。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叡派大将军曹真督领各军御敌,加张郃为右将军,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击退诸葛亮的大军,之后数年张郃一直在雍凉抵御蜀汉大军,后累功升任征西车骑将军。
曹真死后,司马懿接任西线对抗诸葛亮的统帅之位,张郃在司马懿帐下听令,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凭险固守,不与诸葛亮交战,但是率军一直跟着诸葛亮的大军,就是跟诸葛亮拼消耗。
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建议,等诸葛亮撤军后,命令张郃追击,张郃不得已追击汉军,在木门谷遭遇伏击,被乱箭射杀。
因此来看,曹魏所谓的四大名将,到曹丕、曹叡时期,地位已经被司马懿超过,司马懿领兵作战的时候,四大名将只能听令行事,因此指望他们能阻止司马懿在朝廷的篡权行动,恐怕是不太现实的。
能够对抗司马懿,只有曹仁、曹真、曹休、陈群、夏侯尚等统帅
在曹魏朝廷,真正能够与司马懿扳手腕的,首先是大将军曹仁,还有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最后只有曹丕托孤的其他三位辅政大臣: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镇军大将军陈群,这区区五位与司马懿地位相当的人物。
先不说诸曹夏侯氏的人,陈群与司马懿同出于颍川世族,如果司马懿发动政变的话,陈群大概率是选择袖手旁观的,另外从司马氏掌权后,陈群的儿子陈泰混的也是相当不错,可见陈家与司马家关系非同一般。
曹操去世时,没多久就带走了夏侯惇,与其同一代的曹仁在四年后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整体来看,曹仁的寿命是比较正常,毕竟曹仁要比司马懿大十几岁,即使活到七十多岁,也不可能耗得住司马懿。
剩下三位曹真、曹休、夏侯尚,就是典型曹家短命鬼,夏侯尚是夏侯渊的堂侄,曹休是曹操是族侄,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他们三位的年龄与曹丕大小差不多,曹丕在位时期职位也基本相当。
这里面最短命的是夏侯尚,与曹丕一样,两人生前关系亲近,去世也是前后脚的事,曹休与曹真去世的时间相差三年,他们这种情况,等于说曹操培养了三个未来的顶梁柱,结果三个人没几年工夫集体崩盘了。
这三位第二代领军人物崩盘后,曹魏的顶梁柱成了夏侯尚的儿子夏侯玄、曹真的儿子曹爽,这两位三世祖,成长与富贵之战,没有父辈体验父辈跟随曹操创业的艰辛,给了司马懿篡权的机会。
高平陵之变,曹爽并非实力不济,输在胆识不足
公元249年,曹爽兄弟三人与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指责曹爽擅权乱政,以太后旨意罢废曹爽,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以高柔、王观代领曹爽兄弟的职权。
曹爽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不敢禀告曹芳,只征发屯兵数千人准备固守,大司农桓范逃出洛阳到高平陵与曹爽会合,劝说曹爽带着曹芳退守许昌,以皇帝名义征调各地兵马征讨司马懿,自己以大司农的身份可以为其提供粮草。
此时的曹爽可以说是一个要兵有兵,要粮有粮的状态,要大义有大义,西线的夏侯玄是他的表弟,东线的淮南兵马对曹魏始终效忠,司马氏掌权后,淮南三叛,就可以看出东线的军心。
在这种情况下,曹爽竟然听信了司马懿、陈泰等人的诱降之言,选择放弃权力,自以为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没想到不久就被夷灭三族,曹爽的失败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智商问题,只要曹魏第三代权力交到曹爽手中,即使没有司马懿,还有别人来篡夺,猪狗不如的蠢货,岂能担起天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