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一叶随风落御沟
王昶专政问道士
福州永泰县人叶翘,学识渊博,性情直率。闽惠宗王璘仰慕他的高名,请进宫里,给儿子王昶chǎng做朋友。王昶当国王,按老师的礼节待叶翘,聘为顾问。后来又请他担任宰相,对国家的政事起了很大作用,宫廷里都称他为“国翁”。【〔935.11〕翘博学质直,闽惠宗擢为福王友,昶以师傅礼待之,多所裨益,宫中谓之“国翁”。】
王昶逐渐骄纵起来,先是跟政变合作者李仿闹矛盾,把他杀死;后又跟一批支持者特别亲热,不大理睬叶翘,自以为了不得。一天早晨,王昶在宫里讨论政务,叶翘身穿道士服,从庭前经过。王旭赶急请他转来,坐在殿中,连连下拜:“大小事务,忙得不可开交,好久没跟先生问候了,是我的过错。”【935.11昶既嗣位,骄纵,不与翘议国事。一旦,昶方视事,翘衣道士服过庭中趋出,昶召还,拜之,曰:“军国事殷,久不接对,孤之过也。”】
叶翘注视良久,然后一本正经地跪下叩头:“老臣辅佐陛下,虽说竭尽愚忠,但缺少能力,致使陛下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我是有罪的,仔细一想,哪有资格当宰相呢?我想请求退休回家,以免耽误国家大事。”【935.11翘顿首曰:“老臣辅导无状,致陛下即位以来无一善可称,愿乞骸骨。”】
王昶听了,颇受震动:“先帝把我交给先生,国事搞不好,先生应该直言不讳,怎能丢下我不管,退休闲居呢?”立即送去许多金帛,请叶翘上朝理事。【935.11昶曰:“先帝以孤属公,政令不善,公当极言,奈何弃孤去!”厚赐金帛,慰谕令复位。】
王昶的元妃梁国夫人李氏,是宰相李敏的女儿,大家闺秀,知书识礼。可王昶却不喜欢,竟然爱上了父亲的侍女李春燕。【935.11昶元妃梁国夫人李氏,同平章事敏之女,昶嬖李春燕,待夫人甚薄。】
叶翘劝他说:“夫人是先帝的外甥女,明媒正娶,礼仪隆重,怎好为了先帝侍女把她抛弃呢?”王昶心中惭愧,脸色陡变,很不痛快,觉得老头儿干涉得太多,从此和老师疏远了。【935.11翘谏曰:“夫人先帝之甥,聘之以礼,奈何以新爱而弃之!”昶不说,由是疏之。】
叶翘有些书呆子气,感到责任所在,看出不对头的地方,硬要上书谏阻。一次,王昶在他所写的谏书后面批示:“一叶随风落御沟。”好像是一句诗。叶翘看了,心中一惊:一片树叶,随着秋风吹落在御沟里,顺水漂出宫墙,再也回不来了。树叶不就是暗指自己吗?这分明要我退出朝廷,滚回老家去!于是他立即捆载行李,回到永泰,安度晚年去了。【935.11未几,复上书言事,昶批其纸尾曰:“一叶随风落御沟。”遂放归永泰,以寿终。】
古人说:“败莫败于不自知。”又说:“薰莸不同器。”王昶自以为是,哪能容忍正派的叶翘!他相信谁?只相信道士陈守元。他尊称陈道士为“天师”,赐号“洞真先生”。朝廷一切大事,无论是选举还是刑罚,甚至调换将军和宰相,都要听取陈天师的意见。【〔931.6〕闽王延钧好神仙之术,道士陈守元、巫者徐彦、兴盛韬共诱之作宝皇宫,极土木之盛,以守元为宫主。】
陈守元是不是住在深山道观?或是云游四方?不是的。他对世俗的利禄和享受,分外热衷,受贿礼,拉关系,揽权要钱,无所不为。他顺着王昶的心意打转,逢迎讨好,就是不提正确的意见。
王昶迷信方士,听说螺峰山夜晚出现白龙,群山映照得像白昼一样,空中还有萧鼓音乐,可能是某位神仙经过。他立即下令,在山边修建白龙寺。【〔937.6〕方士言于闽主,云有白龙夜见螺峰;闽主作白龙寺。】
当时,福州城内外,到处在大兴土木,财力不够。王昶找到判三司(财政长官)蔡守蒙:“听说政府各部任命官吏都要受贿,是真的吗?”【937.6时百役繁兴,用度不足,闽主谓吏部侍郎、判三司候官蔡守蒙曰:“闻有司除官皆受赂,有诸?”】
判三司是位老实人,说:“这是谣传,没有根据,信不得的。”王昶倒很希望这事是真的,却说:“这些事我早有所闻,你也不必隐瞒,我把任命官吏的职权交给你,挑选有德才的人授官。缺德无才的,欺诈冒险的,要求封官,也不必拒绝,只要按标价交钱,你就登记好,再交给我。”判三司认为这样太糟,王昶竟大发脾气:“我要建造宫室,哪里找钱来?送上门的你不要,你说怎么办?”蔡守蒙只得照他说的干。【937.6对曰:“浮言无足信也。”闽主曰:“朕知之久矣,今以委卿,择贤而授,不肖及罔冒者勿拒,第令纳赂,籍而献之。”守蒙素廉,以为不可;闽主怒,守蒙惧而从之。】
这还不算,王昶又把空白委任书交给医官陈究,另行出卖,收取金帛。又向地方下令:凡是隐瞒年龄的杖背脊,隐瞒人口的诛杀,逃亡他乡的杀全家,老百姓要按户按人按年龄服劳役缴赋税;农民家的果菜鸡鸭也要征税,贪暴残忍,都是为了修建宫室和寺观。【937.6自是除官但以货多寡为差。闽主又以空名堂牒使医工陈究卖官于外,专务聚敛,无有盈厌。又诏民有隐年者杖背,隐口者死,逃亡者族。果菜鸡豚,皆重征之。】
陈守元向王昶建议,宫中修建三清殿,用几千斤金子,铸造宝皇天帝、元始天尊和李老君的大像,日夜祷告,祈求神仙赐给灵丹,长生不老。一切国事,交给巫人林兴,由他代传宝皇天帝的神谕,其实就是几个道士在幕后决定的。【〔939.4〕闽主用陈守元言,作三清殿于禁中,以黄金数千斤铸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像,昼夜作乐,焚香祷祀,求神丹。政无大小,皆林兴传宝皇命决之。】
王昶又爱夜晚喝酒,强迫大臣陪侍;还专门要人注意礼节,有谁失礼,拉出宫门就杀。堂弟王继隆是醉后失态被杀的。王昶特别猜忌族人,宰相王延羲只好装疯避祸。王昶特地送给他一身道士穿的羽衣,流放到武夷山里;后来不放心,还是召回朝廷,囚禁在家,派军队看守起来。
【〔939.7〕闽主好为长夜之饮,强群臣酒,醉则令左右伺其过失;从弟继隆醉失礼,斩之。屡以猜怒诛宗室,叔父左仆射、同平章事延羲阳为狂愚以避祸,闽主赐以道士服,置武夷山中;寻复召还,幽于私第。】
王昶的宫廷禁军长官朱文进和连重遇,多次受到他的侮辱,怀恨在心。【939.7闽主数侮拱宸、控鹤军使永泰朱文进、光山连重遇,二人怨之。】
一天,北宫突然失火,却找不到纵火犯。王昶叫连重遇带领禁军和侍卫打扫失火现场,每天要用万把人。这些懒惯了的军士嘀咕不满。王昶又怀疑连重遇和纵火阴谋有关系,想抓他。这下惹恼了朱、连两人,乘夜晚值班,放火焚烧长春宫,围攻王昶;又把宰相王延羲放出来,拥立为新皇帝。福州城里,顿时欢呼起来。【939.7会北宫火,求贼不获;闽主命重遇将内外营兵扫除馀烬,日役万人,士卒甚苦之。又疑重遇知纵火之谋,欲诛之;内学士陈郯私告重遇。辛巳夜,重遇入直,帅二都兵焚长春宫以攻闽主,使人迎延羲于瓦砾中,呼万岁;复召外营兵共攻闽主;独宸卫都拒战,闽主乃与李后如宸卫都。】
王昶逃到梧桐岭,族兄王继业带领军队追到了。王昶自知无法脱身,竟装出雄赳赳的样子,摆皇帝的威风,问道:“你敢逼迫皇帝,知道罪过吗?”王继业笑道:“君无君德,臣子怎么遵守臣德?新皇帝是叔父,你是堂弟,哪个亲,哪个疏,你该老实些了!”王继业把王昶带回城里,请他喝酒,醉昏昏的,然后用绳子把他勒死了。李春燕和儿子也同时被诛。【939.7比明,乱兵焚宸卫都,宸卫都战败,馀众千馀人奉闽主及李后出北关,至梧桐岭,众稍逃散。延羲使兄子前汀州剌史继业将兵追之,及于村舍;闽主素善射,引弓杀数人。俄而追兵云集,闽主知不免,投弓谓继业曰:“卿臣节安在!”继业曰:“君无君德,臣安有臣节!新君,叔父也,旧君,昆弟也,孰亲孰疏?”闽主不复言。继业与之俱还,至陀庄,饮以酒,醉而缢之,并李后及诸子、王继恭皆死。】
王延羲自称闽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派商人走小路去洛阳,向后晋皇帝石敬塘奉表称臣,才把福建的道士专政结束。【939.7延羲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更名曦,改元永隆,赦系囚,颁赉中外。】